在万宽成亲的前一天,李世民直接在朝堂之上宣布封万宽为河北大都督,兼河北道行军总管,总揽河北军政大权.
而且秦琼为河北道行军副总管,辅佐万宽进驻河北.
这道圣旨出现之后,所有人都是震惊无比.
大家都没想到,突然之间,朝堂会有如此大的变故.
这万宽不过是一个不到二十岁20的毛头小子,结果这李世民竟然如此信任他,竟然让他当了河北道的大都督.
这个大都督可是已经很久没有出现在大唐的官员体系里了.
上一个大都督,还是当今皇上李世民.
在大唐朝堂上已经有太长时间,没有听说过大都督这个官职了.
一时间,所有人都惊讶万分.
这朝堂之上,不管....
是文臣还是武将,所有人心里都是一头雾水.
这当今皇上的心思实在是太难猜了,上一次让万宽当三品的将作大监都已经让人有些措不及防了.
现在直接变成从二品的大都督,这可真是让人想都不敢想.
从二品已经是大唐实权官员能到达的最高级别了,要知道再往上只有一个实权职位,那就是尚书令.
只不过尚书令只有李世民当过,他成为皇帝之后,这个尚书令也就此撤销了,直接改成尚书省左右:仆射.
而现在万宽这么一个不到二十岁20的黄口小儿,竟然一下子变成了大唐最高官员.
虽然他不是三省六部的中枢宰相,但是能掌控一州之土地,这权利比宰相还要大.
说句难听的话,从此之后,万宽就是...河北当地的土皇帝,河北所有的军政大权全在他手里.
他要想在河北地界上搞风搞雨,谁也拦不住.
再往深的想,如果他在河北干上几年,根深蒂固了之后,恐怕连河北的军队也只听万宽的,不听朝廷的.
到那时,就算皇帝想把万宽撤职,都得掂量掂量.
所以一时间,朝野上下议论纷纷,有不少文臣武将都出言劝阻,想让李世民收回成命.
可是李世民这次的态度却异常坚决,无论别人说什么,他都是毫不…动摇.
只不过这些............叫嚣的人并不是大唐的高官,都是一些中层官员.
而像房玄龄,长孙无忌,还有魏征这样的宰相级别人物,大家都是沉默不语.
这倒不是因为李世民提前知会过他们,而是能做到宰相这个位置,大家看问题的角度都会跟普通官员不一样.
房玄龄自然是中书省的大佬,他知道现在河北就是...一个急需甩掉的包袱.
那个地方百姓贫瘠,每年朝廷都得花费不少钱量才能维持住河北的稳定.
因为你不往河北调拨粮食,那河北百姓就活不下去.
活不下去,就会有人揭竿而起,占山为王,弄到最后整个河北都是烽火狼烟.
说不好听一点,真要是到时候,一个不小心又会重蹈窦建德的覆辙.
第237章
河北的局势粥粥,所以每年都得从朝廷身上吸了不少血,对此那房玄龄早就不满意了.
但是即便如此,又能怎样现在大唐好不容易才稳定下来,如果不发放粮草,河北在狼烟四起,那此前十几年的努力付之东流.
房玄龄心里很清楚,这万宽的确是个人才,而且也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这河北明显就是个烂泥坑,一般人不敢往里跳,就算跳进去也很快被烂泥坑掩埋.
而万宽不一样,万宽有足够的本事可以在这个烂泥坑里先站下来.
只要站稳脚跟,慢慢的再把河北恢复元气,休养生息.
毕竟河北大地并非没有耕地,而且此前河北也算是兵家必争之地,自有它的好处.
所以对于李世民的这个决定,房玄龄其实是举双手赞成.
而另外一边的魏征则是另有...想法,他是御史大夫,如果皇帝和其他官员做了错事,他必须要仗义之言.
可是这次皇帝为任万宽为河北大都督,魏征却找不到任何值得批判的地方.
本来按照道理来说,万宽一个十几岁的少年当大都督肯定是不合适的.
无论是能力还是资历,魏征都不能让万宽如愿.
但是河北是个什么地方,魏征也是一清二楚.
当年魏征还是废太子李建成的人,可是跟着李建成去平定河北.
河北民风彪悍,大唐反复征伐都是无功而返.
所以对于河北,魏征有很清晰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