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节(1 / 2)

“大都督,我许敬宗也算是大唐的进士,有点见识.

大都督如此愿想,我许敬宗实在想不到有什么办法.”

“你们三个当然想不到办法,而本官早就已经把计划敲定,今日就来告知你们.”

“那就请大都督直言,我许敬宗洗耳恭听.”

“那好,本官要想把河北变成百业兴盛之地,最重要的就是...河北必须有足够的粮食.

只有粮食,才是一切的根基.”

万宽的话让三个3人都点了点头,其实这个并不难理解.

毕竟民以食为天,没有粮食,其他的都是空中楼阁,无从谈起.

而此时那秦琼也是握紧了拳头:,你就说吧,该怎么把耕地从市价手里抢回来,我秦琼一定义不容辞.”

“秦将军莫要着急,本官说让河北百姓粮食丰盈,并不一定要把耕地抢到自己手里.”

“可是大都督,没有哪来的粮食难道从天上落下来”

武媚儿和许敬宗也是有同样的疑问,而万宽这个时候得意的笑了笑.

“秦将军,这粮食不能从天上掉下来,但是可以从其他地方运过来啊.”

许敬宗一听,诧异问道:“大都督,莫非你还想让朝廷调拨是吗那样的话,恐怕朝廷的压力更大了.”

“本官当然不是这个意思,你们难道不知道这世上有些地方那粮食根本就吃不完,都烂在地里吗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只要把这些吃不完的粮食运到河北,自然就可以解决河北的饥荒.”

那三人听完,眼睛瞪得大大的,差点把下巴掉下来.

在他们三个人的脑海里面,从来不知道还有哪个地方粮食多的吃不完.

这粮食不都是不够...吃吗怎么可能多的吃不完“姐夫,你莫不是昨晚做了噩梦,今天开始说胡话了”

那许敬宗一听,心里一惊.

这大都督昨晚做了噩梦,他的小姨子怎么知道而此时万宽摆摆手:“胡说八道,做什么噩梦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

而此时秦琼说道:“大都督,你也别卖关子了,你有什么计划就告诉我们,省得这云里雾里我们都听不清楚.”

“那好,现在本官就告诉你们,要想这河北不缺粮食,必须从其他地方把粮食运过来.

本官这次从长安城带来了不少匠人,还有将作监的图纸.”

万宽得意一笑:“本官便是要在登州大兴土木,建造港口,实行海运.”

海运三个3人都有些惊讶.

那秦琼完全不知道海运这两个字是什么意思,而许敬宗则是略微有些明白,但是也想不通这是为什么.

只有那武媚儿眼睛一转,立马说道:“姐夫,莫非你说的那些.........粮食吃不完的地方在海外”

万宽点点头,看来这三人当中还是这个小女皇最聪明.

“没错,沿着岭南一直往南,交趾一带,那里有个林邑国.

他们那边的百姓从来不用为粮食发愁,他们的稻米一年可以三熟,而且还把种子撒到地上便不用再管,所以他们每年都衣食无忧.”

“只要咱们把林邑国多余的粮食运到河北,必定可以解决河北的饥荒.

到那个时候就算河北的耕地都在那世家手中,河北的百姓也不会被饿着.”

万宽的话让三个3人都有些紧张,那许敬宗问道:“大都督,你说的话可属实”

万宽道:“前朝虽然短暂,但是也有过几年海运经过林邑国,在国朝的档案里面记载.

只不过所有人都以为那只是个笑话,并未在意.”

“但是本官却知道林益国的水道的确是得天独厚,只不过他们现在粮食无忧,所以并不热心耕种,只要能把林邑国那些.........水稻发挥到极致,供给河北的百姓完全不是问题.”

此时万宽把一副疆域图展开,众人沿着万宽的手指看去.

果然,岭南再往南一带,靠近海边的确有一片平原.

那片平原与河北大小相当.

此时万宽指着疆域图说道:“这一片地方可都是良田,而且这里的水稻一年可以三熟,水稻在田里的成熟期只有两个多月.

产出的大米虽然口感差上一些,但是吃了也能饱肚.”

第275章

一年三熟,秦琼和许敬宗都惊呆了.

“大都督,一年三熟不可能啊!岭南边上的耕地上,稻米才是一年两熟啊!”

许敬宗熟悉农事,所以他觉得事不可为.

而万宽嘴角一笑:“何止,一年三熟,只要准备得当,一年四熟也可以试一试!”

“一年四熟”

许敬宗要晕倒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