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媚儿从小就聪明,一直都瞧不起其他人.
但是在面对万宽的时候,她却有一种隐藏在内心深处的崇拜.
武媚儿把万宽画的瓷器器形图交给那些老师傅,那些.........老匠人看了器型图之后,一个个全都咋舌不已.
“女大人这瓷器也太薄了,你根本就成不了形啊.”
“对呀,女大人.
这么薄,你进火一烧就裂了,裂了整个就变成碎片了.”
“你要弄厚一点,就算稍微有些裂纹,然后在掩盖一下,还能用.
这么薄,稍微裂一下就完全废了.”
一时间,那些.........匠人又开始卖弄自己的经验.
而此时武媚儿依旧是冷声说道:“你们只需要照着做,不需要问为什么.
这是大都督定下的器形,你们要能做就接着做,要不能做我另请高明,.
毕竟每个月二两银子的月钱也不是白给的.”
那些.........工匠听完,一个个只能无奈的摇了摇头,但还是按照万宽的图纸去捏制瓷器去了.
毕竟这一个月可是给二两银子呀,这二两银子可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二两银子能买多少...粮食啊,可以让一家人都吃饱.
以前他们在工坊里面的时候,一个月一两银子都不到,大部分时间都是六钱银子,现在直接翻了三倍.
这么高的月钱,别说是捏瓷器了,就是...让他们当牛做马,他们也愿意.
做就做,做不成再说.
武媚儿站在一旁,看着这些............老工匠按照万宽的要求在拉制瓷器.
下面的圆盘呼呼的转,上面的瓷土慢慢成型.
说来也奇怪,那些工匠们觉得拉这么薄,肯定就中间会有漏洞孔隙.
但是这种过滤过的瓷土还真听话,哪怕只压到三分3那么薄,这些............瓷土依旧是完好无损.
一直到现在,这个瓷瓶子都弄了一尺高了,这瓷土都没有塌下去,一时间这些............工匠都是啧啧称奇.
“还真奇怪啊,咱原来拉着瓷器的时候从来没有这么顺过.”
“那可不嘛别说是拉一尺0,了,有的时候半尺就塌了.”
“这高度都是小问题,关这么薄的瓷器已经拉到这种地步了,竟然都没有变形,没有漏孔.
难道是老天爷保佑”
“说不定啊,都说那大都督在长安城的时候被人班在世,这鲁班老祖宗可是咱们这一行的祖师爷,说不定真是祖显灵了.”
武媚儿在后面听着这些............工匠的胡言乱语,偷偷的笑出了声.
这些人哪里知道自己姐夫的厉害,什么祖师爷显灵,这是姐夫的手段.
以前他们的瓷器做不大,做不薄,完全就是因为瓷土里面的杂质太多.
此前在冀州万宽给武媚儿讲解的时候,武媚儿也不知道为什么杂质多的瓷器就做不好.
后来万宽又给武媚儿做了一次年糕,但是年糕里面掺了一些没蒸熟的糯米,结果这年糕打出来就没有上一次在秦岭那个…年糕好吃,有韧性.
这一次的年糕根本就拉不长,拉到一半就断了,结果在那个断裂的缝隙里面能看到那些.........没有蒸熟的糯米粒儿.
虽然万宽没有跟她讲理论道理,但是武媚儿还是从这个小例子里面一下子全都明白了过来.
这武媚儿的悟性高,所以什么事情万宽只要稍微点拨一下,武媚儿就能明白.
而此时的武媚儿看着眼前这些............老工匠拉制出来的瓷器坯子,脸上终于露出了满意的神情.
那些.........工匠也终于看到了眼前这个女大人不再是板着脸.
这些............瓷器都是广口瓶或者是大肚瓶,因为这两种瓷器既有实用性又有观赏性.
而此时的瓷器已经拉至好,马上要进高炉了,而怎么烧制万宽也完全交给了武媚儿.
只不过武媚儿没有什么具体的经验,还得靠那些老师傅把握火候.
那老师傅把一个个的瓷器装到铁皮箱子里面.
毕竟现在烧的是白瓷,如果火焰的温度太高,烟火气渗透到瓷器上,白瓷上面就会有发黑的痕迹.
这就影响了瓷器的外形美观,就卖不出价格.
所以按照长城万宽的经验,在瓷器外面一定要加上一个罩子,这样既能升温,而且还能隔绝外界的杂物.
一筐筐的焦炭被拉到了高炉里面,那些师傅从来没有见过焦炭,他们以前要么用木炭,要么用露天的石炭.
而这些............焦炭看起来正黑油亮,一看就耐烧.
而焦炭进去之后先点火,点火之后武媚儿并没有让他们把温度快速提高,因为武媚儿听万宽说过刚开始烧制瓷器的时候,要先低温烘烤一段时间.
这新捏成的瓷器里面有水气,把瓷器里面的水分先给蒸出来,这样的话,后续烧制的时候再提高温度就不会发生裂纹.
那些.........工匠按照武媚儿的意思慢慢的升高温度,那焦炭一炉一炉往里面放,高炉里面的火焰噌噌的往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