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两仪殿里,长孙皇后惊讶地看着李世民.
长孙皇后可从来没有见过李世民在行军打仗上这么笃定,毕竟战场瞬息万变,哪有必胜的战争“哦陛下为何如此有信心”
“观音婢,宽儿从河北送来了一百颗惊雷,朕可全给了李靖,有这一百颗惊雷,他如果还打不下定襄,那李靖就该回到田间养老了.”
“什么一百颗惊雷”
长孙皇后听完,惊讶莫名.
因为她可是真正看到过惊雷爆炸的样子.
那惊雷一炸,犹如天崩地裂,现在回想起来,长孙皇后手脚还有些发抖.
毕竟那种…泰山压顶的感觉实在是让人有些难以淡定,这一颗1惊雷在长孙皇后看来已经是绝世法宝了,这一百颗惊雷还不得把整个突厥人给炸上天长孙皇后不敢想象那样的画面,一片片鲜血,全是断胳膊断腿,想想就十分血腥.
而此时李世民看到长孙皇后畏惧的样子,忍不住拍了拍她的手.
“观音婢,这战场之上本就残酷无比.
一入战场,生死各安天命.
当年朕在虎牢关下面对王世充和窦建德的十几万大军,可是一点畏惧都没有.”
“生死有命,富贵在天,本就是如此.
到了战场上就是要杀人,无论以何种方法杀人,都是杀人,并没有什么分别.”
长孙皇后听完点点头,然后长出一口气:“陛下,这有了惊雷,那李靖拿下定襄城根本不是问题.”
“对啊,这拿下定襄城只是时间早晚的关系.
只不过现在李靖所率大军皆在定襄以南,就算攻下定襄城,那挟利可汗也可以向北逃窜.
按照朕的预定,他应该会逃到阴山脚下,大漠之南.”
“既然陛下已经料到了突厥人的动向,那肯定会早做准备,不会给突厥人任何的机会了.”
而李世民这个时候摇摇头:“事情并非如此简单,那突厥毕竟是马背上的民族,如果他一心要跑,朕其实也拦不住.
如果那挟利可汗真的破釜沉舟,跨过大漠,直接逃到漠北的话,朕也不会在追击.”
“因为朕要的就是...阴山脚下的草场,要的就是...突厥人的地盘,大漠以北荒无人烟,朕不会放在心上.”
而李世民语气平淡,看起来并无所谓.
但是长孙皇后跟李世民同床共枕这么多年,太了解李世民了.
李世民自从两年前被突厥打到长安北城之后,就一直把这件事情当做奇耻大辱,如果不能报仇,李世民绝对难以平复.
而当初突厥人打到长安城下,如果现在大唐话,必须剿灭突厥的王廷,而且要生擒突厥的可汗,这样才能报那之仇.
所以刚才李世民说如果挟利可汗跑到大漠以北,他便不再追击,其实并不是他的真实意图.
“陛下,你我交心这么多年,何必隐藏呢就算那挟利可汗跑到大漠之北,恐怕陛下也会追击吧.”
李世民听完笑了笑:“观音婢,你觉得朕应该追吗如果挟利可汗真的跑到大漠之北,那朕是否要浪费粮草,浪费辎重去千里追击”
“陛下,当年霍去病饮马瀚海,封狼居胥,乃是我汉家子弟的一段佳话.
如果这次陛下也能完成如此壮举,那青史留名,指日可待也.”
李世民笑了笑,眼神之中流露出无尽的向往.
长孙皇后刚才那句话可是说到他心缝里了.
李世民为何要千方百计的坐上这个皇位,为的就是要青史留名,打造一个全盛的大唐.
如果不是为了这些............,李世民当初也不会破釜沉舟,行那玄武门之事.
李世民从生下来就知道自己注定要留在史书上,世民,世民,济世安民,自然要做皇帝.
而且要做那千古一帝,天下的帝皇.
几百年前,大汉王朝可以追击漠北,封狼居胥.
今时的大唐也可以做到,而且要比大汉做的更加完美.
那汉武帝派霍去病追击匈奴人虽然青史留名,但是也耗尽了大汉的家底,从此之后西汉急转直下.
而这次李世民之所以会犹豫要不要追击,也就是在考虑要不要浪费这么多的粮草资源去换取一个虚名.
“观音婢,你知不知道现在河北的粮价涨到何种地步”
李世民突然说道,而长孙皇后一时间有些惊愕,不过细细想来也明白了李世民的意思.
李世民只不过是在担心大唐国内的百姓罢了,如果真的是全军出击追击突厥的话,必定可以完成千古未有的壮举.
但是也浪费了不少粮草,那国内的百姓又该如何呢“陛下,河北的粮价涨到何种地步”
“河北的粮价在短短五天之内翻了一番.”
长孙皇后听完,一双秀美的眼眸当中流露出无尽的怒火.
“这些世家太不像话了,我大唐士兵在外面躺风冒雪,千里杀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