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这次万宽可是动静不小,先是在邢州一带拓宽了河道,然后又在各个州县府门建了码头,那码头不知道几位可曾去看过”
第389章
荥阳郑氏的家主郑伦一副成竹在胸的样子,反问了崔万平他们几个问题.
一时间,所有人都摇了摇头.
因为这一段时间大家的精力都放在耕地上,没有人去操心那运河的事情.
此时郑伦笑了笑:“那新建的码头可都是用砖石,还有那万宽烧出来的水泥建造,极其结实,而且地方很大.
诸位想一想,如果那万宽没有什么想法的话,他怎么会把这么大的精力放在运河上呢”
那以崔万平为首的四个人听到郑伦的话,面面相觑.
此前大家都没有把目光关注在运河之上,毕竟运河流到河北段之后,水流不算湍急.
再加上河北的官道还算不错,有些地方走官道就行了,不必通过运河运送货物.
而且河北也没有大宗货物要往来运输,如此一来,大家都不太关注运河.
今天被郑伦这么一提及,所有人心里才咯噔一下.
“郑兄,还请您原原本本讲上一遍.”
那崔万平也很客气.
那荥阳郑氏也是老牌世家,存在的历史不比博陵崔家差.
而且十几年前中原混战的时候,十八路反军攻占洛阳城.
那荥阳就在洛阳边上,那荥阳郑氏都没有受到丝毫波及.
由此可见,荥阳郑氏实力不凡.
那郑伦听到崔万平如此客气,只是微微一笑,然后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放下茶杯之后,四双眼睛直勾勾的盯着他.
而郑伦不说其他的,而是指了指这个茶杯:“诸位,这是何物”
那崔万平四个人不知道郑伦为什么要问这个问题,那卢德直接说道:“这是茶杯啊,忻州新烧,的玉瓷,样式好看,每个世家恐怕都有吧.”
那郑伦听完笑了笑,然后问道:“那茶杯里面又是何物”
“郑兄,不要顾左右而言他,茶杯里面就是...茶叶嘛.”
那郑伦听完笑着点了点头:“没错,这玉瓷和茶叶就是...万宽要疏通河道的答案.”
此时崔万平四个人又有些迷惑,不过那崔万平眼睛转了两圈,好像明白了什么.
“郑兄,你的意思是说那万宽疏通河道就是为了把河北的货物运送出去”
“崔兄果然高明,其实万宽就是这个意思.
此前河北并没有什么大宗货物要进出,除了........朝廷每年调拨的粮草.”
郑伦淡“但是现在河北各个地方都建起了作坊,这出的钢铁煤炭,瓷器塑料,可都卖到了中原江南,还有一路直奔关,再往西,由胡人运到了.”
“大家想一想,万宽为何一定要扩张招人那是因为作坊里面的东西供不应求,他们必须要多招些人,这样才能扩自己的作坊.”
那崔万平四个人听完都点了点头,崔万平更是眼神清亮.
而郑伦则继续说道:“四位兄台久在河北,而我们荥阳郑家就在运河旁边,运河从荥阳分开.
一往东北,流经河北直达幽州,二2往东南,直奔扬州.”
“洛阳荥阳一带乃是运河的核心,每日运河上往来之货全数不胜数.
那码头场面宏大,光是那码头上的力巴都是呜呜泱泱.”
那崔万平四个人听完暗自点头,他们四个久居河北,重视农耕.
商贾之事,虽有涉猎,但是并不算在行.
而且何北的商贾都是通过陆路运输,只有那范阳卢氏通过海运跟高句丽做些生意.
所以对商业的敏感性上,跟荥阳郑氏没法比.
而此时郑伦则着说道:“诸位恐怕只知道万宽的作坊不停的在招人,恐怕不知道万宽作坊里面产出的东西已经流遍了大江南北,甚至已经到了西域各国.”
“那扬州江南一带,富商颇多.
而且再往南边,泉州港也是日夜不停.
邢州产的白瓷,有不少都运到了扬州,这玉瓷价值几何,大家都清楚.”
“有这种好东西,如果不多造一点,岂不是对不起自己而且塑料煤炭,加上铁器虽然不贵,但是数量极多,这钱财也是滚滚而来.”
那郑伦的话,一时间听得那崔万平身上发冷汗.
“郑兄,你的意思老朽明白,一切都是这钱财驱使.
那玉瓷塑料利润颇大,所以那万宽才迫不及待的想要招人扩建作坊.
现在那白瓷流经天下,烧出多少就能卖出多少...,恐怕现在万宽手中已经积累了不少钱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