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节(1 / 2)

到时候颉利可汗战败,往西逃,要么往东逃.”

“仓促之间,肯定北逃.

而这个时候如果他往西逃的话,先是要经过李道宗的大军筛查,然后又会被张宝相堵在走廊,所以也就在这一两天颉利可汗就会被擒获.”

秦琼瞪着牛眼:“大都督的意思是说,这天大的功劳归了李道宗和张宝相了”

“当然.

不过如果颉利可汗是个硬骨头的话,宁死不屈,很有可能被我大军斩杀在当场.”

那秦琼听完撇撇嘴:“那颉利可汗绝对不会是宁死不屈的硬骨头,两年前在渭河之滨,秦某跟着陛下与颉利可汗当面交锋的时候便看得出来.”

“当时其实长安的防守已经形同虚设,那颉利可汗其实也抢了不少金银财宝,撸走了不少百姓,当时他如果一鼓作气很有可能会打下长安.”

“但是他小富即安,尝到这个甜头之后便直接退走,这样的人绝对不是个硬骨头.”

听了秦琼的话,万宽心中暗自赞同.

这颉利可汗的确是骨头软得不行,被大唐擒获之后竟然一点脾气都没有.

被带到长安,被李世民当众羞辱了一遍又一遍.

每逢大唐盛大节日,这颉利可汗就会被李世民拉出来跳舞.

想想一代东突厥的可汗,竟然被人当众当成歌姬,这种羞辱实在是太大了.

但是这颉利可汗在长安城过的则是悠哉游哉,还生了不少孩子.

到最后,甚至比李渊活的时间还长,真是活见鬼了.

所以说有的时候,并不说这帝王就一定有骨气.

就像北宋的宋徽宗和宋钦宗一样,北宋皇室被今人如此凌辱,多少女子都投河自尽.

结果这两个人受尽奇耻大辱,还苟活着.

所以越是位高权重,追求享乐的人越是贪生怕死.

就在万宽暗自思索的时候,那秦琼自言自语道.

“如果一天一夜之前李靖大军突袭阴山脚下,那颉利可汗就会望风逃窜,如果他往东逃的话,现在应该已经逃到了幽州的边缘.”

万宽听完拜拜手:“秦将军,那颉利可汗向东逃窜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所以秦将军也不必再抱有幻想了.”

“大都督,我们这些战场之人要做到面面俱到,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所以即便那颉利可汗不会往这边跑,秦某也得好好的守好幽州.”

万宽听完点点头:“秦将军,有你在本官就放心多了.”

而秦琼此时望着煤炉子里面迸射的火苗:“大都督,万一就颉利可汗往东跑.

那秦某绝对不会让他有可乘之机的.”

万宽撇撇嘴,对于..秦琼这样的死心眼儿,万宽也不用劝了.

不过按照历史,这个颉利可汗真的突破了李道宗的第一道封锁线,差一点就越过了河西走廊.

要不是张宝相篱笆扎的稳,还真不一定能擒住他.

而此时的阴山脚下,李靖大军已经完全控制住了突厥二十万百姓.

其实说是百姓就是...牧民,他们居无定所,天南海北四处放牧.

这次大唐北出突厥,颉利可汗心中畏惧,把所有的牧民都带在身边.

毕竟有这些............牧民在,就会有牛羊有牛羊在.

无论自己是跨越大漠,还是到其他地方,都不会饿死.

这群牧民其实就是...供养颉利可汗的宿主,突厥贵族就是...一个个蛀虫.

第406章

一战之后,东突厥灭亡.

不过这些............牧民现在也不算十分凄惨,自己的首领颉利可汗已经狼狈逃窜,而其他一些突厥贵族死的死,伤的伤,大部分都被李靖的大军所擒住.

不过这唐人的大军对突厥贵族十分凶狠,但是对那些.........牧民倒是............并不怎么凶恶.

毕竟这片草场归根结底还得靠这些............牧民去放牧耕种.

如果都把牧民给杀了,这些............牛羊谁来放其实这就跟万宽殖民南洋一样,你要把那些.........土著百姓都给杀了,那你可真是杀鸡取卵.

在南洋还没有改造成人间天堂之前,一般的中原百姓去了,那真是九死一生.

万宽为了维持每个月几万担大米的产量,必须要靠这些............小野人.

毕竟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些野人世世代代在南洋生活,他们才更适合当地的气候,所以种地什么的还得靠他们.

其实中原王朝并不喜欢向外扩张,因为往北是一片戈壁滩,往南又是乌烟瘴气,毒虫毒草之地.

他们认为那片地方是人间地狱,无人愿意去,所以更不会想法子去占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