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节(2 / 2)

如果要验证自己是不是李世民的儿子,必须要找到自己的奶奶当面对质.

所以奶奶留在长安肯定是永无宁日,而且那李承乾为了巩固自己的太子之位,恐怕还会做一些图谋不轨之举.

所以万宽离开长安时,特地把自己的奶奶带上.

而万太妃留在长安那座空空荡荡的皇宫里面,也没什么乐趣,还不如跟着万宽来到河北.

最起码过得也舒心.

多少年了,万太妃终于有一片自己的小天地,她住在阁楼里面也是高兴的很.

刚才去见了两个孙媳妇儿,都是那么的听话乖巧,万太妃觉得自己这一辈子没白熬.

年纪轻轻便嫁给李渊,一辈子风风雨雨,担惊受怕.

就有一个儿子,还英年早逝.

到后来虽然也有总揽后宫大权的风光时候,但是膝下无子,归根结底是不能长久.

现在好了,孙子成家立业,自己也能过几天天伦之乐的日子.

对于..李渊,万太妃可是一点都不想念.

这李渊为什么要把万宽的身世抖露出来,万太妃是一清二楚.

不就是想报仇吗他想报仇竟然要搭上自己孙子的命,那万太妃可不愿意.

而此时的万宽坐在书房里看着河北的工坊明细,这作坊一天天的在壮大,而海船的规模也在壮大.

现在这船队里面已经有四艘海船,这样一来,每次运送的货物将会更多,而且还会给其他船只整修的时间.

一切都是这么顺利,钢铁作坊越来越大,而海船的建造也越来越快.

海船的建造越来越快,这粮食也就越来越多,作坊就越来越大.

良性循环,周而复始,一切都是欣欣向荣.

再加上李世民又给了自己两万精兵,现在在秦琼的带领下,河北固若金汤.

那些世家被万宽釜底抽薪的计策,给折磨的生不如死.

这么多日子,世家手里的粮食依然很多,但是自己耕地上的农民却越来越少.

世家就不明白一点,这些人为什么情愿去做工都不愿意种地呢其实这个问题很容易就能想明白,因为辛辛苦苦种地一年,到最后每天还吃不饱饭.

如此一来,还不如去作坊里面做工.

那样的话,不但顿顿能吃饱饭,而且每个月还能领一些铜钱.

拿着的铜钱到集市上买些猪肉,买些鱼货,再买些布匹.

如此一来,自己的小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

而且现在万宽也开始组织朝廷的人开荒地,只不过万宽把耕地几乎都卖给世家,所以几乎没有什么好地留给朝廷.

但是万宽也不需要那些.........好地,用一些山地丘陵刚好可以种棉花.

种了棉花之后,万宽打算再建几个织布厂.

第429章

在万宽的预想里,河北就像是一台精密的仪器一样,面面俱到,衣食住行,,,全都有.

有一个这样的根据地,简直是进可攻,退可守.

万宽把自己的想法全都一五一十的写下来,然后一点一点的去做,时间从来不会辜负有准备的人.

等到明年,河北将又是一副欣欣向荣的样子.

而就在万宽暗自点头的时候,书房的门又开了,万宽不用抬头,就知道是崔莺莺给自己送汤来了.

“夫君,别看了,赶紧喝点汤吧.

夜已经深了.”

崔莺莺小声说道.

而万宽此时一抬头,就看到崔莺莺一张艳若桃花的脸,不过此时这张脸上却隐藏着别样的心思.

“夫人,你心里可有心事”

那崔莺莺也是笑笑:“夫君,臣妾总是瞒不过你.

臣妾是有心事.”

“是因为这坊间的风言风语”

那崔莺莺听完笑着摇了摇头:“夫君,今日妾身见到了祖母,所有的事情都明白了.”

那崔莺莺何等聪明,这种事情怎么能想不明白呢一见到万太妃,崔莺莺算是什么都明白了.

这市井的传言崔莺莺当然是一清二楚,其实就不用听这些风言风语.

当天晚上祈年殿的一举一动全都被那些.........大小官员一五一十的转述出来.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