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又把李纲送走,送走之后李世民坐在两仪殿里仔细思索.
现在这朝廷的局势越来越微妙了,此前他跟万宽商量把身世抖露出来,其实就已经做好了这样的准备.
满朝文武会是什么反应,天下百姓会是什么反应,李世民和万宽都不清楚,但是这件事情他们却愿意冒险去做,因为有些时候做总比不做要好.
总是拖着,这个秘密总有一天会暴露.
不是从李渊的嘴里说出来,就会是从其他人的嘴里说出来.
其实刚才李纲有一句话说的非常对,那就是无论万宽和李承乾谁是长子,谁是次子,在皇帝的位置都是李世民说了算.
不一定非得传给嫡长子,如果嫡长子不贤,传给次子也是合情合理.
只不过三年前,李世民登基的时候,册封李承乾为太子,就是...以嫡长子为理由.
毕竟这个理由最大,文武百官也没有办法反对.
可是现在突然发现李承乾可能不是嫡长子,那三年前册封太子的理由就不再成立,所以这就需要好好调查一番.
不然的话,国朝动荡,毕竟连国朝的接班人都没有选定,那所有人心神肯定不定.
所有人心里无法安定,肯定就没有办法为大唐奉献.
而满朝文武的动态全都在李世民的观察之中,不但李世民要试探,就连李承乾也要看这满朝文武,谁站在自己这边,谁站在万宽那边.
那孔颖达和李纲去两仪殿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整个皇宫,现在整个皇宫风声鹤唳,一点点的风吹草动都能引来巨大的变化.
那李承乾在东宫里面气的咬牙切齿.
那两个老头子跑到两仪殿,肯定不干好事.
第434章
对于..那个…孔颖达,李承乾是太熟悉了.
天天标榜自己是圣人的后代,一直标榜正统,他去孔颖达肯定是要说这件事情要查清楚.
李承乾想都不用想,便能猜出他的意图.
而李纲去两仪殿就是...让李承乾有些震惊和失望,这李纲是太子太傅,负责教导太子,结果连他都去两仪殿劝父皇调查清楚,李承乾觉得自己被最亲的人给背叛了.
自从三年前李承乾入主东宫之后,这李纲便是他的老师.
李纲也算是尽职尽责,悉心教导,毕竟给太子当老师这是莫大的荣耀.
如果太子以后顺利继承皇位,那自己就是...帝师.
给皇帝当老师,这说出去自然是光宗耀祖.
更何况李纲已经当了三个3太子的老师了,第一个就是...前朝的废太子杨勇,只不过很可惜,这杨勇后来没有继承皇位.
而第二个就是...隋炀帝杨广,这个杨广倒是............继承了皇位,只不过后来闹得江山分崩离析,自己也被盯在史书的耻辱柱上.
而第三个太子就是...大唐的前任废太子李建成,算来算去李纲教导的这三个3徒弟都没有好下场.
这李承乾就是...他第四个徒弟,也不知道能不能归一圆满.
其实想想也有意思,这老李纲就像是一道魔咒一样,谁当他的徒弟谁倒霉,但是这皇帝还是完全相信他把自己的儿子交给他.
其实这太子太傅,太子太保这些............已经算是太子的班底了,其实这三个3职位明面上是教导太子,实际上就是...皇帝留给太子的左右手.
而此前对于..这个李纲李承乾心里并不满意,总觉得,他太过迂腐,为人不懂变通.
其实想想也是,李承乾正是玩闹的年纪,那李纲总是逼着他勤学苦读,他当然不愿意.
虽然心有不满,但是李承乾也并未对李纲如何,毕竟是自己的班底,以后这都是自己登基的基础.
而这回自己的老师竟然跑到父皇那里,让父皇调查清楚自己竞争对手的真实身份,对李承乾来说无疑就是...背叛.
李承乾满脸扭曲,把一套白瓷的茶具又摔到地上,他现在看到跟万宽有关系的东西,就压不住那股火气.
一阵霹雳哐啷之后,李承乾喘着粗气,坐在床榻上.
此时他微微有些沉寂,他又想起了长孙无忌的话.
越是在这个时候,越是不.
那李承乾谨记着自己舅舅的话,一定不能让:父皇对自己不满.
自己一定要耐住性子,不被万宽给压倒.
所以那乾长出几口气,压制住胸中的怒火,然后让人进来把东西收拾一下.
自己现在还是太子,己依然是那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太子.
自己不必着急,那万宽就算现在声名鹊起,但也只身世不明的毛头小子,跟自己这个太子怎么能比不过李承乾觉得自己可得好好筛查一遍身边的人,看看还有没有那些.........吃里扒外的东西,.
李承乾现在开始警惕身边的人,而万宽这边总有人要往他身前凑.
博陵崔氏又写信了,而且想要跟万宽见面.
这封信不单......是以私人身份送到崔莺莺那的,而且是以官方身份直接送到了万宽的面前.
信的内容很简单,就是...有感于河北局势,希望万宽到定州崔家坐一坐,又或者他们崔家的人来冀州衙门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