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的李泰虽然很受宠爱,但是人一看就知道是不可能威胁到李承乾的地位.
毕竟李泰身份上就不承乾,而且才华上更是比李承乾差得很远.
李泰唯一一点值得称道的就是...做学问还不错.
可是这当皇帝跟做学问是两回事,你做学问做的好,当皇帝不一定能当得好.
而且大部分做学问做得好的人都不适合当皇帝,比如后唐的李煜和北宋的宋徽宗.
其实当时,朝中所有三品以上的高官,心中都以为李泰根本就不可能对李承乾构成威胁.
但是即便如此,那李承乾还是自己把自己给吓死了.
李世民对李泰的每一次恩宠,李承乾都记在心里,然后寝食难安,一心想要对付李泰.
所以到最后李承乾主动挑衅,两个人互相交手,李泰反击,到最后李承乾从最初的猜忌到最后直接变成了疑神疑鬼.
一个人一旦疑神疑鬼的话,就会草木皆兵,风声鹤唳,他看什么都觉得别人在对付自己.
所以到最后李承乾生生的把自己给吓死了,他以为李世民要废掉他的太子之位传给李泰,所以他便直接勾结了一帮小喽罗想要造反.
谁知道这造反还没有开始,就已经被李世民识破了,剩下来的事情就很简单了.
李承乾图谋不轨,肯定不可能再当太子.
毕竟这个罪名一出,朝堂上的众人也没有办法相劝.
一个意图造反的人怎么可能当太子呢,如果这个人还能继续做太子,当皇帝,那不就代表着任何人都可以向皇位发起冲击了吗所以当初满朝文武都知道李承乾这个太子肯定是当不了了,而除了........李承乾,就连李泰也是没有机会.
毕竟李泰和李承乾的斗争由来已久,如果李世民真的把李承乾给废掉,然后把李泰扶正太子.
那就代表着,任何人都可以通过阴谋诡计来获得太子之位.
这对以后大唐的传承非常不利,所以李世民就各打五十大板,直接把李承乾和李泰都给发配到封地去了.
如此一来,才便宜了年纪轻轻的李治.
这次皇位争夺战并没有掀起什么浪花,后来继承皇位的李治的确干的也不错.
要不是他有一个伟大的婆娘,不然的话,李治也能在明君的行列里面.
这次皇位争夺虽然在历史上并不算声名显赫,但是却是实实在在的太子造反,这一个案子里面的李承乾的确有过造反的念头,而且也付诸了行动.
这个付诸行动并不是说带人攻下皇宫才算是,你只要是底下跟朝臣勾结,书信往来当中提起过你不轨的想法,这就已经算是付诸行动了.
因为造反,可是十大罪里面第一条大罪.
对于..造反,无论你是有想法还是有动机,只要被别人探查出来,那就是要以造反罪而论.
整个历史上有很多造反都是只停留在想法阶段,但是依旧以图谋不轨的大罪直接开刀问斩,造反大罪是不能宽恕的.
所以一个太子如果有造反之罪,他必定是要跌落神坛.
而这次万宽想用的计策也是如此.
要知道区区一个李泰都能把李承乾吓得魂不守舍,自己现在是名正言顺的嫡长子,而且要论才华,要论治国的能力,自己都把李承乾甩的远远的.
李承乾跟自己的差距那是十万八千里,面对自己这么一个强劲的对手,李承乾怎么可能沉得住气呢
第451章
一个人哪怕是不停的成长,他的本性也不可能改变.
江山易改,秉性难移,说的就是...如此.
这李承乾从一出生就是...多疑的人,所以万宽只要活蹦乱跳的站在他面前,那李承乾就会心理,扭曲,就难以承受.
长此以往,食不甘味,夜不能寐,就会把一个人活活压跨到那个时候.
李承乾闭上眼睛就是...万宽这张得意的脸,他绝对承受不了这种压力,到最后他一定会通过实际行动来发泄出来.
所以,万宽现在要按兵不动,一方面经营好河北,另外一方面他就要好好的在李承乾面前显摆得瑟,而且还要让李世民多多赏赐自己,让李承乾产生莫大的危机感.
要知道历史上李承乾之所以憎恨李泰,就是因为李泰深受李世民的宠爱,到最后李承乾想要图谋造反,也是察觉到李世民对自己的不满.
所以李世民也是万宽一颗1很重要的棋子,只不过万宽想把李世民当成棋子却不能偷偷摸摸的进行.
李世民这个人太聪明了,如果你想要偷偷摸摸的把他当成棋子,到最后一定会被他发现.
所以万宽直接干脆也挑明了,写了一封书信直接送到长安.
长安成还沉浸在新年的快乐当中,尤其是皇宫里面还没有办公,李世民也是整天待在温暖的宫殿里面,写写字,看看景致.
长安的大雪也很好看,瑞雪兆丰年,这雪下的越大,李世民心里就越高兴.
无论到了什么时候,百姓的口粮永远是一个朝廷最重要的政务.
不过此时李世民拿着一封书信,在两仪殿里皱着眉头,李世民脸色有些迷糊,两只眉毛就像两条毛毛虫一样扭来扭去.
大殿里面很暖和,李世民照例是光着脚,脚上只穿了一个塑料的凉鞋.
其实这也是万宽从河北送过来的,他就知道在暖气的房间里李世民受不了热,李世民这个人有风疾,怕热不怕冷.
所以他肯定嫌自己脚上的棉鞋太厚,所以万宽便给他用塑料做了双鞋,下面镶了一层软木底子,让他在宫殿里面穿.
没想到这个凉鞋让李世民很满意,十分透气,穿在脚上也很软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