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7节(2 / 2)

反正...全过程就是...麻烦的很,万宽想要一劳永逸的,解决这个问题,必须要在前期下足了功夫.

不过这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做成的,所以万宽并不着急.

万宽不着急,但是李世民很着急,他不想再多等一刻.

出兵高昌,一刻也不能等.

而李世民是皇帝,他要出兵没有人能阻拦,等到大唐的军队已经出了凉州,朝堂上的文臣才知晓.

这些文臣立马就疯了,皇帝现在出兵打仗都不通知自己了,这让文臣们感觉自己不受重视,好像自己这个大臣可有可无一样.

其实要万宽来说,他们这些文臣在排兵布阵方面还真的是可有可无.

他们只要管好后勤就行了,粮草资重算明白,这就算帮了大忙了.

李世民最近的压力有点大,毕竟连他也不敢直接跟朝臣对抗,尤其是这次他突然发兵,的确打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可是李世民也不想浪费时间,本来高昌就不大,如果还在:大朝会上讨论过几天,消息要是泄露,就不能快刀斩乱麻了.

毕竟兵贵神速,这一点李世民也是清楚的很.

尤其是这次出兵只有两万精兵,这么小的规模,根本也不用跟那些.........文臣言明,直接跟房玄龄打个招呼就行了.

而房玄龄自然是李世民的铁杆儿支持者,开疆扩土有什么不好的但是李世民这件事情做的的确是不合规矩,下一次大朝会肯定是议论纷纷.

就在万宽打算隔空看热闹的时候,李世民下旨,下一次大朝会让万宽这个太子也一起参加,参政议事.

这可把万宽郁闷的够呛,李世民可真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啊.

不就想拿万宽当枪使吗万宽当然是不同意的.

第644章

万宽以研究活字印刷术为理由拒绝了李世民,但是李世民直接用冯盎女儿的画像交换,万宽只好答应了.

太极殿里,群臣都坐在蒲团上,而李世民坐在高台上的龙椅之上,只有万宽坐在高台下的太师椅上.

这个地位就代表着万宽的身份特殊.

而今天大朝会一上来,以魏征为首的文臣集团就开始了对李世民的口诛笔伐.

魏征这个人肯定是不怕得罪李世民的,毕竟在大朝会上不给李世民面子也不是一次两次了.

这一次不单......是魏征,还有门下省的王圭,再加上九卿之一的刘政会一起发力,弄得李世民有些不高兴.

“陛下,国之虽大,好战必亡啊,这古代先贤的话可不能忘呀.”

“陛下,这高昌一国没有过错,无过而伐,此乃兴无名之师,实在是有辱国体.”

“陛下,这出兵之事乃是国之大计,陛下怎能私自做主这一应辎重粮草调用,都乃朝廷大事,陛下怎能一人独断”

三个人带着身后一群小跟班对着李世民就开始嗡嗡叫,李世民感觉自己身边就好像多了无数只苍蝇一样.

他心里烦闷,不愿跟这些大臣计较.

因为李世民要做明君,明君怎么会对大臣野蛮无礼呢而这个时候李世民给万宽使了个眼色,万宽不用想也知道李世民要干什么.

这个时候众人就看见太子万宽直接从太师椅上站了起来,看来他要说话.

“古代先贤有云,国之虽大,好战必亡,但是这句话还有后半句,忘战必危.

现如今我大唐周边群雄环伺,你不打别人,别人就来打你,所以必须先下手为强.”

万宽话音不高,但是字字入耳:“再说,那高昌也不是无功无过.”

万宽一句话,先把那些.........文臣给镇住.

“当初大唐对付东突厥时,东突厥不少贵族逃到了西突厥.

西突厥将其收留,这些人就是...经过高昌进入西突厥的.

而且高昌王还派人护送,这就是明目张胆的与我大唐为敌.”

“而且西突厥与我大唐成为对立之势,那高昌给西突厥呐喊助威,这就是死罪一条.”

万宽的话干净利落,把那些.........文臣说的是有些失神.

“再者说了,这次出兵高昌乃是.

粮草辎重并不多,都是从关中运及甘凉道.

兵贵神速,晚半天,战局就会乾坤颠倒,所以再在论,就是...白白遗失了战机.”

万宽口若悬河,半点不停:战机,就会让我大唐将士枉死.

所以陛下一人独断,也是为了我大唐着想.”

万宽轻轻松松几句话,了这些文臣的问题.

而且万宽挡在李世民面前,很明显就是要当挡箭牌.

而李世民这个时候捏着自己的胡子颇为得意,这有个好儿子就是...好.

虽然平时这父子两个人斗嘴斗得很厉害,但是关键时刻儿子还是能指望得上.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