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节(1 / 2)

第653章

佛寺的繁盛,除了........佛法广为传播之外,还有更重要的原因.

佛家占据大量耕地,有了耕地便有了粮食,而几百年来战乱频发,百姓们都想求一口粮食过活,这个时候佛门就成为了天然的避难所.

而第二个优势就是...佛家可以游离于朝廷的法度之外,有许多犯了法或者有不得已隐情的人,就可以投身佛家,以获得活命的机会.

再加上这几百年来,佛法传扬的速度越来越快,再加上佛法天然就有安抚人心的作用,所以百姓当中信佛法的人越来越多.

哪怕是现在长安城的勋贵里面,信佛的人也不少,这佛门已经成为一颗1难以拔出的钉子.

而现在大唐粮食越来越多,已经触动了佛门的根基.

如果每个百姓都有吃不完的粮食,那佛家自己地上种出来的粮食又有什么用呢而且如果每个百姓都能吃饱穿暖,那谁还愿意去当和尚呢所以说朝廷的崛起对世家是一个极大的压制,但是对佛门来说也同样如此.

所以这次世家要把佛门拉进来,那崔万平觉得是个好主意.

众人见崔万平同意了郑伦的说法,大家自然也没有意见.

现在所有人都束手无策,而世家愿意把佛门拉进来,也算是个权宜之计.

无论结果如何,最起码能多个人出力,多个人出主意,这就是好事.

而崔万平那边也开始着手准备,有些时候做事要快刀斩乱麻,绝对不能拖延.

现在朝廷在河北已经扎下根了,想要借他人之手除掉朝廷的势力,简直是千难万难.

这个时候如果自己再不......主动出手,那等待自己的只有死路一条.

这世家在朝廷的各个作坊里面都安插的有内应,这些............内应不用白不用,无论结果如何,必须得给朝廷制造一些麻烦.

不然的话,世家们的处境将越来越惨.

而崔万平他们并不知道,他们做的这些............都只是徒劳,他们以为自己的挣扎有用,可实际上万宽早就在他们的棺材上贴上了一颗又一颗尖锐的钉子.

现在万宽的活字印刷术进展的飞快,万宽跟李泰两个人刻了几个字模,风干之后效果都不错.

万宽本来想雕刻成阴文,这样比较快速一点,但是李泰这个臭小子有的时候做事比万宽还执拗.

他觉得可阳文好看,就自己拿着小刀刻了论语上的一句话,用阳文刻出来.

没想到这李泰的手还可以.

方来,不亦乐乎.

虽然只有这几个字,但是李泰把他们刻成阳文,足足刻了两三天.

这阳文切削量大,而且稍慎就把一些比较细的笔画磕断了.

不过现在是打通整个流程的时候,有一点点瑕疵也算不上.

风干之后,每个字工整整.

万宽和胶泥的时候,可是用的盐水,有了盐水之后,就胶泥的凝聚力更加强,而且阴干的时候也不容易产生裂纹.

一切准备妥当,万宽把一块大铁板平铺在桌上,蜡烛,松香,还有香灰薄薄的铺上一层.

用四个44铁板把中间的区域固定住,然后万宽跟李泰小心翼翼的把一个一个字模放到铁板上,排列一定要紧凑.

四周的四块铁板固定住字模,然后万宽就开始把铁板放到火上烘烤,那铁板的传热性能最好,火一烤,下面的腊油松香就融化了.

混合着香灰,直接把那字模牢牢的黏在了铁板上.

一旦融化,万宽立刻.

关火,然后把铁板放到水上冷却.

这温度一下降,那腊油和松香立刻.

凝固,这几个字模就牢牢的粘在了铁板上.

铁板本来就很平整,字模大小又一样,而且上面还有东西,压着,所以每个字模之间排列紧密,高度一致.

万宽看了之后很满意,然后万宽拿出自己特制的油墨,在字模上轻轻的刷了一层,然后拿张白纸往上一放,然后胳膊一卷,迅速把白纸抽起来.

上面已经印出了两行字.

大唐千秋.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万宽刻的是阴文,而李泰刻的是阳文,不过无论是阴文和阳文都特别清楚.

不过即便如此,那万宽还有些不太满意,毕竟做什么事情都得持续完善,不可能一开始就做到尽善尽美.

一开始就把什么的事情都做得完美无缺,那是天才.

万宽觉得自己不算是天才,顶多算个人才,只不过在其他人眼里是天才而已.

比如在李泰的眼里,万宽就是天才,他觉得自己的大哥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可以做得很好.

比如就像这个刻字一样,他觉得他想找一种方便一点的雕刻阳文的方法.

当他把问题提到万宽面前的时候,万宽只是笑了笑.

“老四,这你得自己去想了,别把什么问题都推到我身上.”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