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8节(2 / 2)

“这个下官也不知晓,不过应该是现在河北道秦将军在攻伐辽东,我们房大人要去找长孙大人商量一下粮草供给的事情.”

第728章

此时那魏征吃了闭门羹,一张黢黑的脸越来越黑,都快变成乌云盖顶了.

“唉!不停的打仗,又是打仗,民不聊生,这不是造孽吗”

说这话那魏征一跺脚转身就走,既然房玄龄不在,他也不在这里浪费时间了.

那房玄龄从后门离开,真的去了尚书声去找长孙无忌了,他的小副手并非说谎,他的确要找长孙无忌好好对一对辽东粮草的问题.

这朝廷里面做任何事情都是有法度的,并不是皇帝说句话所有人都要照做.

毕竟千百年来这个朝廷早就已经运转自如,这个三省六部制其实是前朝才开始的,但是三省六部制的雏形却是从秦汉时期就已经开始的郡县制.

中央对地方权力高度集中,有一个效率极高的中枢部门,去掌握整个天下的民生民计.

小到衣食住行,,,,大到行军打仗都是如此,并不是说有些事情很简单,朝廷就不管了.

每一件事,朝廷都有朝廷的规矩,哪怕只是买一个马桶,朝廷都得把这个规矩走完.

其实程序正义最早便是从这里得来的.

从古到今,每一个朝代从来都不追求绝对意义上的结果.

不是说你这件事情干成了,你做的方法就是...正确的.

就像这回秦琼出兵横扫辽东一样,他没有向中书省提报调拨粮食的请求,这就是非常罕见的事情.

要知道无论多小的战役,哪怕只是攻占一座城池,剿灭一个山头的土匪,所有的事情都得按照规矩来.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朝廷要知道你行军路线,要给你提前分配粮草.

从就近的常平仓,把粮草拨出去,然后运粮官把粮草押送到军营进行交割,这样才符合规矩.

而每一天行军打仗,吃掉多少...粮草,都要由军队里面的书记记录下来.

这不单单是为了保证无人贪墨.

而且还是为了积累数据,为以后的行军打仗做准备.

但是这一次秦琼都已经出兵了,而且听说已经深入野人腹地,但是他向朝廷调拨粮食的请求,一直没有发到中书省,这是很不正常的.

虽然房玄龄已经猜到了大概,但是他也必须找长孙无忌好好商量一下这件事情.

河北的粮草很多,这一点毋庸置疑,毕竟关中和中原的很多常平仓的粮食都是从河北运来的.

但是你就算是粮草再多,你也不能随意支配,虽然陛下已经下令让你出兵讨伐野人,但是该有的程序还是要走.

你必须要向中书省提出调拨粮草的请求,书省同意由最近的粮仓给你调拨粮食.

这本来才是正常的流程.

但是现在出了问题,那房玄龄一定要找长孙无忌问个清楚,因为长孙无忌掌管的户部管天下的粮草钱财,这件事情他最清楚.

如果长孙无忌不清楚的话,就是...他这个户部尚书的失职.

那房玄龄走到长孙无忌的公事房外面,长孙无忌正好刚要出去,就被房玄龄堵了个正着.

长孙无忌看到房玄龄站在门口,一时间有些惊讶.

“房大人,可真是稀客呀.”

“长孙大人,客套话就不说了,房某这次来找大人,可是有要事相商.”

长孙无忌伸伸手,请房玄龄进去,户部其他人都识时务,立刻就知道离远一点.

两个宰相谈论公事,不是一般人能听的.

两人坐定,那长孙无忌看着房玄龄手里面的文书,一下子就明白了房玄龄的来意.

“房兄,你不会是为了秦将军进军辽东来的吧”

“长孙大人何必明知故问呢这件事情大有蹊跷.”

“既然如此,那房大人就问吧.”

长孙无忌带着笑,看似心怀坦荡.

“长孙大人,这河北行军道副总管秦琼,带人剿灭室韦野人,攻占辽东以北之地.

这军令已出,而且秦琼也已经开始进军,可是他为什么没有向中书省交纳调拨粮草的请求是不是户部没有经过中书省,便把粮草调不过去了”

那长孙无忌一听立刻.

拍案而起:“房大人,你可知不经中书令的调拨令,便私自把粮草调拨给大军是什么罪过吗那是意图造反,我长孙无忌可没有这么大的胆子.”

“而且我们户部上上下下,都是心如明镜之人,绝对不会做这种不讲规矩的事情.

不守规矩的事情我们不做,房大人尽可放心.”

那房玄龄听完点点头,这跟他猜测的完全一样.

这长孙无忌也是大臣权利的捍卫者,而且他又是文臣,跟武将天生就不对付.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