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这万宽一来就要把自己带回长安,这让许敬宗有些哑然失笑.
此前他一直心心念念想要回到长安,但是求而不得.
可是现在当他放下执念,万宽却要把他带回长安,这真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其实万宽要把许敬宗带回长安,就是为了应对科举科考之事.
而武媚儿留在河北,自然是要统管大局.
对付世家,万宽打算一石二鸟,用一个计策同时从两个方面削弱世家的力量.
这次在海上遇到高句丽水军,万宽就已经知道世家要跟自己拼死了.
既然如此,那万宽也不能留着他们.
早一日除掉他们,自己心里也安稳.
坐在运河上,一夜之间回到洛阳,然后水泥官道上马车疾驰,等到万宽回到长安的时候,刚好李世民也从秦岭秦宫回来.
刚一回来,父子二人还没有说上几句话,那房玄龄和魏征就带着慷慨赴死的表情前来觐见.
那李世民撇撇嘴,看了一眼万宽,意思就是...你小子打算怎么办.
万宽耸耸肩,然后摆摆手意,意思就是...让这两个宰相进来.
房玄龄和魏征在宫门口等了一阵,便跟着小黄门去了两仪殿.
刚一进两仪殿,他们就看到李世民坐在龙椅上,而一旁的万宽则坐在一个高凳子上.
李世民面色平静,而万宽脸色有些阴沉,房玄龄心里咯噔一下.
这宁愿得罪陛下,也不能得罪太子呀.
得罪陛下,陛下也不会把自己怎么样,毕竟大家都是风里雨里厮杀过来的,自己忠心耿耿,陛下自然心里清楚.
可是得罪太子,这事就不一样了.
太子虽然现在还不是皇帝,但以后迟早要是皇帝,而且太子要给自己使点绊子,自己还没地儿说理去.
房玄龄心里有些忐忑,不过那魏征则是毫不畏惧.
他就是...一个混不吝,哪怕面前是天王老子,他也不害怕.
两仪殿内不用行大礼,房玄龄和魏征给李世民万宽请安之后,直接就进入正题.
房玄龄把秦琼在辽东的行军文书摆在李世民案头,李世民一看便知道这两人来是为了什么.
李世民也不看那文书,这些东西有什么可看的都是一些样子活.
而一旁的魏征看到李世民有些不屑,便开始暗暗蓄力,今天他要冒死进谏.
“陛下,臣弹劾秦琼私自出兵,私调粮草,意图谋反,还请皇上将秦琼捉拿归案,交于大理寺严加惩处.”
好大一个帽子!万宽此时眉毛一挑,这魏征真是语不惊人,死不休啊.
就知道睁着眼睛说瞎话,还秦琼造反,这种话你说出去有人信吗说句不好听的话,就算是秦琼真的造反,也不能用这个罪名定罪.
那秦琼乃是李世民的铁杆心腹,而且秦琼忠义之名整个大唐都知道.
你现在说秦琼要造反,不单......是打李世民的脸,还是打整个大唐的脸.
第738章
这个魏征真是不会说话,不懂办事.
而此时李世民平静的脸也变得有些阴沉起来,这个魏征总是说一些让自己讨厌的话.
就是为了出风头,实在是可恶.
而一旁的房玄龄吓的差点从凳子上摔下去,本来今天说好的,两个人来就是为了禀告这个事情,然后恳请陛下斥责一下那个…秦琼就行.
让这些武将们不要仗着有军功就开始胡作非为.
结果这魏征一上来就不按套路出牌,房玄龄现在已经后悔了,早知道自己就一个人来了,带着魏征这个搅屎棍干什么此时李世民翻了翻作案上的文书,淡淡说道:“魏征,秦琼什么时候要造反了还私自出兵,明明是朕下的圣旨,让他出兵辽东以北,这个圣旨中书省门下省都知道,你们御史台也有备案,你怎敢睁着眼睛说瞎话不要哗众取宠,不然朕治你个欺君之罪.”
魏征听完一拱手,直接站起身来,显得义正言辞.
“陛下,那出兵的确有圣旨,但是那圣旨并不是中书省所写,而是陛下亲自所写,门下省虽有签字,但是并没有尚书省兵部的签字,所以不合规矩.”
“而且那秦琼就算是有圣旨,他也应该向中书省提报粮草调拨文书,然后由中书省就近调拨粮草,结果那秦琼直接从河北粮仓带着粮食就走,如此不拿朝廷法度当一回事,还请陛下一定要严惩.”
魏征现在是义愤填膺,因为本来那秦琼就不在理,秦琼虽然打了胜仗,但是都不符合朝廷规矩,如果每个将军都这样的话,那大唐早就危险了.
既然朝廷设立了这么一套规矩,就是为了限制武将的权力.
不然的话,武将手里面有那么多兵,谁知道他们是不是忠心耿耿万一他们倒头一击,那吃亏的还是朝廷,还是皇帝,那魏征并不觉得自己有什么错.
而此时李世民听完也不说话,眼睛往万宽那边飘了一下.
意思就是...让万宽自己处理.
当初是万宽让李世民赶紧出兵,不能有半点耽搁,所以李世民才随便下了个圣旨,让秦琼便宜行事.
现在人家魏征找上门来了,至于怎么解释就得万宽去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