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节(2 / 2)

事到如今,也只能咬着牙认了,卖青州的锅他铁定是背定了,这钱难不成还退回去不成,那岂不是更亏?

只是李暹越想越觉得有些亏,越想越气,他不过是得到一些钱罢了,而曹操得到的确实整个青州,而且他还得陪着曹操一起承受袁绍的怒火,这让他如何能忍受的了。

那青州也不是你的啊,你亏什么,你这钱财不是白得来的吗,贾诩笑道:“主公如果觉得心中仍有不平,那我们不如乘此时机,出兵并州?”

本章完

“出兵并州?”

李暹愣了愣,袁绍陷在太行以东,曹操进入青州,这么看来,似乎确实是个取并州的好时机。

贾诩点头道:“此番无论如何都会开罪袁绍,既然如此,我们何不一不做二不休,曹操出兵青州,那我们就打并州,将太行山脉以西之地,全部收入囊中。”

还别说,贾诩的提议还真的挺让李暹心动,跟曹操能取整个青州比起来,他李暹只取半个并州还是很亏,但也没办法,人家曹操的主角模板看起来就是比他这个穿越者的硬。

有了李暹给的天子诏书,曹操取青州轻而易举,手持天子圣旨,加上他曹操的威望,名正言顺的率军进入青州,并且接管青州。

青州现在能当家做主的就一个北海相孔融,这货除了小时候能给兄弟让个梨以外,就是个读书读的把脑子读坏了的腐儒。

别说指望这货抵挡曹操了,打个黄巾都费劲,历史上袁谭打青州的时候,兵都攻入城了,都开始在城内短兵相接了,他还能凭几读书,谈笑自若,直到晚上城池都陷落了,他才丢下妻儿跑路了。

对上这么个货色,别说是曹操了,换成是他李暹,握着接管青州的圣旨,他也能平推了青州。

并州唯一能打的也就只有活跃在太行山脉一带的黑山军,被袁绍拖在太行一带,这就是股叛军,根本不被并州各郡的官方所认可。

他如果找小皇帝要一道接管并州的圣旨,然后亲自大军进入并州,想必接管并州太行山脉以西之地也并不难。

细细想来,他出兵打并州,似乎也不困难,只是那天汪直告诉他的消息让他现在不敢这么去做,伏完那帮汉室死忠绝对跟小皇帝密谋了什么不可告人的事情。

现在关中聚集了大量的流民,还有很多没有得到妥善的安置,如果那些人暗中勾结了马腾,乘着他大军进入并州之际突然发难,那他还不直接原地爆炸。

见李暹面露沉吟之色,久久不语,贾诩不解的道:“主公莫非觉得此时取并州,有何不妥?”

李暹摇了摇头,道:“此时无疑是取并州的天赐良机,如果等袁绍彻底平了黑山军后,我们再想取并州就难了。”

“只是,我还有一丝担忧,你说,如果在我大军进入并州之时,马腾突然引兵来犯长安,会如何?”

贾诩心中一沉,关中现在无疑正处于最虚弱蜕化阶段,过了这一阶段,要钱有钱,要人有人,可那也是蜕变之后的事情。

如果马腾真的在此时引兵来犯,内部再有一些别有用心之人,利用那些尚未安置的流民搞点事情出来,那可真是后果不堪设想。

“马腾......这倒确实是个心腹之患。”

贾诩捏着山羊胡思索了片刻,道:“自凉州刺史耿鄙为叛军所杀后,凉州刺史一职已空置多年了吧,主公何不向陛下请旨,给这凉州再任命一个刺史。”

“再任命一个凉州刺史?”李暹皱了皱眉头。

“你的意思是,以凉州刺史之位来安抚马腾?”

贾诩笑着摇了摇头,脸上露出一丝玩味的笑容,道:“主公难道不觉得,韩遂比马腾更适合这凉州刺史之位?”

“韩遂?”

李暹愣了愣,细细思量了一番,心中渐渐有了答案,嘴角慢慢的扬了起来,笑着指了指贾诩。

“是了,我怎么把这货给忘了,是该给这凉州也整点活了。”

前任凉州刺史耿鄙,就是在征调六郡兵马讨伐叛军的时候,因军队发生内讧被杀,而他要讨伐的那个叛军,正是韩遂。

巧的是,马腾也在耿鄙所召的这六郡兵马之中,跟随耿鄙平叛之初还屡立战功,只是后来又背叛了耿鄙,跟韩遂搅合到了一起,拥护了一个叫王国的为首领。

可没多久,败在董卓和黄埔嵩手中之后,这两个哥们又废掉了自己的老大王国,又劫持阎忠为主帅,不久阎忠又莫名其妙病死了。

韩遂更是杀了自己最初跟的老大北宫伯玉和李文侯,最初跟他一起投靠叛军造反的一个叫边章的兄弟也被他给弄死了。

两个弄死了好几任老大的二五仔,搅合到一起之后还什么结拜为兄弟,搞的跟真事似的,李暹倒要看看,加封韩遂为凉州刺史之后,这马腾会不会真的讲什么兄弟情义,尽心尽力的辅佐韩遂。

而那个亲自动手干掉好几任老大的韩遂,又会不会看在兄弟情义的份上,毫不保留的相信这个,跟他一样是二五仔的马腾。

即便这两人真的兄弟情深也没什么损失,反正朝廷早就失去了对凉州的控制,不过就是许出一个凉州刺史的虚名罢了,能不能实至名归的做那个凉州刺史,还得看他韩遂自己的本事。

本章完

“如果凉州因为这个刺史而变的热闹了起来,那主公便乘势夺了并州。”

贾诩笑咪咪的捋了捋胡须。

“若是还是跟往常一样的话,那我们就该剿匪剿匪,该安民安民,并州就给他袁绍好了,待来年秋收,我们先征汉中,再取西凉,一举解决马腾这个祸患。”

李暹道:“也只能如此了,奏请天子加封韩遂为凉州刺史的事情就交给你了,明日我带人出城巡视各郡,毕竟有些事还是得我亲自去做的。”

如果可能的话,李暹倒是不想先跟马腾这种历史名人先一决高下,没底气,可马腾一日不解决,他就总是如芒刺背,睡不安稳。

既然避不开,那就等来年秋收,要钱有钱,要粮有粮的时候跟他一决雌雄好了,大不了到时候把贾诩带在身边出谋划策,至于到时候长安城的政务,先压着好了。

败了的话也轮不到他来处理了,胜的话就快马加鞭的把贾诩再给送回来,谁让现在麾下没有多少可用之人呢,只能把贾诩往死里用了。

将长安一应政务都交由贾诩后,李暹亲率三千轻骑出了长安。

出了长安城,沿途随处可见从兖州逃难而来的百姓,这些人蓬头垢面,衣衫褴褛,骨瘦如柴,有老人,有妇孺,也有青壮。

好在这一路行来,长安周边的这些郡县的地方官们倒也算做了点实事,没有欺上瞒下,对难民也是能收多少收多少。

收不下的也是想办法先集体安置到了一处,上报到贾诩的案头,倒也没有造成难民啃食树皮,死尸横野的事情发生。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驻马洛水河畔的李暹,看着四周的难民,长叹一声,情不自禁的吟出了后世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

现在的关中,想来和当时张养浩散尽家财,赈济秦川饥民之时的关中,应该也差不了多少吧。

张养浩一生为官清廉,爱民如子,对元朝廷失望的他,归隐之时就决意不再涉足仕途。

可一听到朝廷征兆他是因为关中旱灾,是要他去赈济灾民的,便也不管自己年事已高,毅然应命。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