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今年汇报上来的冻死人数,还不到去年同期的二百分之一:!这件事情传到朝廷,满朝文武十分惊讶!蜂窝煤,也被越来越多的人熟.
一些大胆的商人,从甄家手里购买蜂窝煤,销售,雍州,司隶等地.
要知道,这个时候没有热岛效应,球气候没有变暖.
一到冬天,华夏十三了交州,其他地方都非常寒冷.
虽然经过中间商的转手,蜂窝煤的价格翻了一倍,但相对于价格昂贵的木炭来说,依然十分便宜.
便宜又好用的东西,谁会不买呢.
很快,洛阳城内的那些王公贵族,也开始用起了蜂窝煤!朝堂之上,那些.........从未放弃抨击萧逸的人,这一次都非常默契的选择了闭嘴.
即便是那些.........屯了许多木炭卖不出去,砸在手里的世家们,也不敢吭气.
谁都知道蜂窝煤是利国神器,可助大汉百姓度过寒冬!可大大的降低冻死的人数!就连承德大殿,开朝会的时候,也都点起了蜂窝煤!“陛下,幽州牧萧子卓,发明了此等利国利民的神物,实乃万民之福啊.
从寒冬降临到现在一个月,今年冻死的百姓比去年少了数百倍!这都是幽州牧的功劳.
陛下应该对有功之人,予以褒奖赏赐,方可鼓舞天下之士,为朝廷效力!”
朝堂上,不少人为萧逸请功!这些人都是对大汉忠心耿耿,一心希望大汉能够好起来.
如今,萧逸这个名字,越来越被世人熟知.
他们自然希望,萧逸这等大才可以被朝廷重用,匡扶汉室,让大汉恢复往日的辉煌!“臣闻萧子卓发明了诸多国之利器,有利天下读书之人的活字印刷术和萧氏造纸术,有便天下农人的龙骨水车,古风车,打谷机,碾米机等等....
他治下的幽州,百姓安居乐业,丰衣足食.
他守护的便将,异族不敢越边境半步.
此等国之大器,陛下若是能够重用,定能令大汉恢复光武之兴,再次开创大汉盛世,名垂千古!”
谏议大夫赵歧朗声说道.
他是四朝老臣,如今已经八十六岁高龄,算是朝中资历最老的大臣了.
他如此推举萧逸,分量是极重的.
他的话音落地,顿时又有好些个文臣站了出来,齐声道,“此等国之大器,请陛下重用!”
这些人和萧逸并无交际,连面都没有见过.
但他们是真心为大汉考虑.
大汉好不容易出现了这么一位奇才,若是能够得到重用,兴汉中兴有望啊!刘宏坐在龍辇之上,暗暗挑眉.
萧逸的所作所为的确令他惊讶,但这么多人为他说话,让刘宏很不舒服.
一个外臣,在朝堂中竟有如此高的声望.
若是他到京城来当官,自己这个天子,哪里还有威严可说.
功高震主,是历代皇帝都忌讳的事情.
因此,刘宏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把萧逸叫道京城来.
他觉得,萧逸既然能力这么强,帮他守卫边疆挺好的.
“诸位爱卿所言极是,但萧子卓为官不久便连升数级,此乃大汉从未有过的先例.
若是再传入京畿,难免引起他人的不满.
况且,刘伯安被杀身亡,暂时没有适合的人接替幽州.
如果这个时候,把他叫走,幽州稳定的局面势必会被破坏.
所以升迁萧子卓一事,以后再说吧.”
刘宏挥了挥手.
天子表态,下面的人自然要顺着他的话说.
袁逢连忙站出来道,“陛下所言甚是.
好钢用在刀刃上,萧子卓治理幽州政绩斐然,如果将他调离,万一他做的没有在幽州好呢岂不是,白白的浪费人才”
杨赐也跟着道,“不管....
在幽州,还是来京畿,都是为我大汉效力.”
他们这些世家把控朝政,自然不希望有人来威胁到他们的地位.
所以,能不让萧逸入朝,就坚决不要!有了这些大佬站出来帮皇帝说话,赵歧等人也不好说什么了,只是觉得可惜.
刘宏为了安抚他们,命人封了萧逸破虏将军一职,并赏赐了一些东西.
算是,对萧逸功劳的一种认可吧.
第一百五十九章
“呼,终于搞好了!”
萧逸摸了摸额头的汗水,将手里的工具丢给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