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节(2 / 2)

第二百五十九章?科举的分水岭

本以为得到天下,成为最富有的人之后的生活应该是无忧无虑,重担不压身,可没想到现实与想象之中的截然相反.

要是自己的儿子没死,都还在的话,朕又怎么会担心继位这件事呢灵儿终究是个女孩子,要是当了皇上,岂不是让天上人都笑话秦始皇乃千古一帝,难道曹灵要当千古第一女帝吗哪得背负多少骂名啊一个弱女子,这么重的重担……想到这些,曹操不由得心疼起来曹灵,便站起身对着还未走远的秦川说道:“秦老弟,等等我,我想去看看灵儿.”

……

大学学府的招生考试在七天之后举行.

这件事情早在前两天就通过报纸宣传了出去,天下的寒门学子饱读诗书之人将会来参加此次考试.

许昌城内一样望过去,几乎一半的人以上都是身穿青衫长袍背着书篓的读书人.

这些人都是来赶考的,都想通过这种途径来弄得个一官半职,回去之后好光宗耀祖.

设题的人都汇聚在皇宫内的学府内,秦川作为主考官,皇帝曹操作为监考.

自降身份的行为不仅仅没有让其他的人惶恐,反倒是让众人觉得颇为亲和,觉得传说中的陛下没有他们说得那么暴戾无情.

这些……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出题人们对外界的君臣理念还没有那么的无可救药根深蒂固,所以他们胆子大一些的还会找曹操搭话儿.

天子非但不觉得烦躁,反而还很兴致勃勃地和他们聊了起来.

看的秦川属实有点欣慰.

这样一来,曹操在那些文人的陛下的声誉又可以减轻一些了.

秦川不想出题,他只负责看题,看完了之后顺便指点指点一些小毛病然后交给那些……出题人更改即可.

一来一去之下,题目总算制定好了.

初试举行的时间就在七天之后,许昌城内大小客栈已经满员,但仍然还有大批的学子从五湖四海赶来,他们进许昌城之后第一件事便是赞叹.

高楼大厦,尤其是耸立在中心地带,有着十层10的巨无霸建筑——大魏王朝人民银行.

根据报纸上描述,这里的金库是通过混凝土浇筑最起码有十米厚度制成的封闭空间,留有一个全金属的大门,每天都有一百人100轮班看守,这个金库的钥匙,就在当朝陛下的手里.

这些学子们大多都来自穷乡僻壤,根本就没有见识过许昌城内的盛大光景,他们所带来的银两在这边根本就没办法花出.

能先去人民银行兑换成纸币之后才能使用.

因为现在最大的面额就只有五十元,一百额秦川是真的没有想到到底是用什么画面描述才最有气质,毕竟是赤红颜色的最大纸币,也是秦币的第一阶段的收官之作,无论怎样,他都要把自己最敬重的置放其中.

后面的七天之内,学子们仍然陆续赶来,客栈没有地方便找民宿,民宿也找不到了便睡马路.

许昌城的马路是混凝土加上一百多个人不分昼夜一点一点磨平之后再用木棍再上面印出小凹槽建成的,增加了马车行驶时候的摩擦力,也提高了许昌城城内的整体卫生水平.

这些……留宿在街头的学子们哪儿看见过这种地面啊,觉得睡在上面都是一种无比的享受.

国家,是越来越强大了啊!终于到了初试的那天,许昌城内三十多家初试学府同时开门.

初试之后便是中试,再然后便是大试,再然后就是总试,通过这项考试的学子们就是……人们口中的大学士了,能再朝中谋取九品官员往上六品官员往下的职位.

总试之后,就来到了全国上下最为关注的状元之争了.

这个环节,由陛下亲自监考,相信没有人敢在皇帝面前刷花样,而这个状元之争的榜首便是天底下最牛逼的学位了,在陛下眼里就是一块发光的金子,官爵,赏赐等等等等,就会止也止不住的朝他涌来.

初试经过一天的时间总算结束,许昌城攻击三十万学子,刷掉了三分之一.

还剩下二十万人顺利来到了中试.

休息一天之后,学子们拿着号码牌继续上阵.

中试刷掉了九万人,还剩下十一万人.

大试!这是一个分水岭,是一个巨大无比的天堑,要是能跨过去,飞黄腾达,跨不过去……明年再来.

大试在三天之后举行,给了学子们足够的休息之间和复习时间,考试的时候七八,,个监考来回走动,根本不可能作弊.

这一考,就考了两天.

两天的时间,吃饭喝水由学府提供,上厕所一次只能去一个人,就连上厕所都有人监督.

这么严格的情况下,直接刷掉了八万人!最后三万人还剩下总考和状元之争.

在考试之前,考官就已经和他们说过了,总试最多只能过一千个人100.

三万人之中只取一千个人100,竞争无比激烈,稍有不慎,就会被旁人挤下去,那些……消瘦了一圈的学子们看周围同窗的眼神充满了杀气,这是一场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没有硝烟的战争.

总试只用了半天的时间.

一千人的名额在晚上统计了出来,很快就被招贴在了许昌各地的公示牌上.

学子们围成一团来看榜上有没有…自己的名字,失望的人越来越多,人群之中渐渐多了哭声,极少能听见放声大笑.

考完了之后,最后的状元之争即将来临.

一千个人100取五十个人50.

一千个学子,要为了眼前的五十个50名额挤掉脑袋,不死不休.

他们也总算目睹了只能在报纸上看到的陛下和监国大人.

两位坐在一起,就有一种无形的压力环绕在考场,能塞下一千个人100而且不显得拥挤的考场偌大,可曹操和秦川就往哪儿一坐,没有人敢作弊,就连扭头挠痒这种事情都不敢.

直到皇帝曹操下令开始考试,学子们才拿起毛笔,落笔在宣纸之上.

这些人,不管……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