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此刻,易小天将他们扶了起来,在蔡昭姬的带领下,几人步入了二楼的那房雅间…
大庭广众之下,又是哭又是跪的成何体统?
索性,易小天干脆选在这雅间里,跟他们好好的授下课…
……
“求总长救救我父亲。”
刚刚到雅间里,“啪嗒”一声,杨修又跪了,他的脑门上已经有些肿胀,甚至隐隐能看到血迹,显然,这半日他跪的人不少,头也没少磕。
呃…
微微迟疑。
“先站起来,还跪上瘾了呢?”易小天面露凶色,对学生,他向来保持着十分严厉的表情。“你若是磕个头就能救了你爹,那还来寻我干嘛?直接在牢狱前磕上个三天三夜就行了!”
一番数落…
这下子,杨修不磕头了,眼角的泪水也急忙收住,他静静的站在易小天的面前,像是一个犯错的小学生般仔细聆听着先生的教诲。
“总长…”
司马懿忍不住开口,青年时期,他与杨修的关系还是很铁的。
“如今曹司空抓了杨太尉,听说在牢狱中上了大刑,杨太尉一把年纪怕是扛不住这重刑。毕竟杨太尉四世三公,深受世人敬重,若真是有个闪失,那…那…”
司马懿没有把话讲完,在他看来总长易小天是聪明人,不会不知道这其中的干系。
何况,来求助易小天,这也是他的主意。
司马懿内心通透的很。
有间私塾是曹操与天子联袂推举的,可见有间私塾的掌舵人易小天与曹操、与朝廷都有着莫大的关系,如今,大家伙儿都不敢淌杨彪这趟浑水,能救他的怕是只剩下易先生一个了。
等司马懿把话讲完…
易小天眼眸一眯,把目光转向曹昂。
“你呢?你怎么看?”
易小天没有问那些有的没的,反倒是直接把问题抛给曹昂…
在场的都是聪明人,唯独曹操的这位嫡长子曹昂是个老实巴交的孩子,在这事儿上,易小天对他的态度和想法很是好奇!
……
……
第一百三十八章 人生如戏,全靠演技
我…
第一次,曹昂被总长易小天直接提问,一时间,还有些紧张。
不过看着易小天和煦的目光,当下心头的紧张感缓缓的消散。
“总长,《周书》上说一人治罪不牵涉父子兄弟,《易经》上也说‘积善余庆’,父亲若是把袁术的罪名归于太尉杨彪的头上,怕是会引起天下人的公愤,绝了天下人依附之心,这不是明智之举…”
曹昂的语气不重,语速更是异常的平稳,他的一句句言语似乎都是围绕着春秋大义中的大道理。
“现在天下人之所以仰慕父亲,是因为父亲匡正朝纲,忠心耿耿的辅佐当今天子。如果父亲真的杀了杨太尉,就会失去天下人心,怕是天下人会把他比作董卓,李傕、郭汜,朝堂上也会有无数人罢官离去,永不出仕。因为一个人,而失去天下人心,这不明智呀!”
曹昂的这番话,仔仔细细的分析了杀杨彪的利弊,字里行间离不开一个“仁”字。
长公子曹昂就是这样,仁孝善良,识大体,顾大局,是曹操最看重的继承人,怎奈,若是随着历史的进程,终究难逃殒命宛城的悲剧。
听他讲了这么多,易小天点了点头,他环视司马懿,杨修,曹昂,口中喃喃吟道。
“引经据典,论证充分,不错,不错…孺子可教!”
讲到这里,微微一笑,继而竟然没了下文。
……
易小天沉默了。
这…
一下子,杨修急坏了,总长只是夸耀?为何不提点破解之法呢?难道总长也无能为力。
一想到这里,杨修的眉头紧紧的皱起。
其实不单单他在皱眉,司马懿与曹昂的眉头也紧紧的皱着。
他们的年龄都差不多,在有间酒肆读书、种植农务,早就培养出了深厚的感情。
特别是曹昂,这事儿还关系着他父亲的名声,他可不想父亲因为杀一个杨彪而失去了天下人之心。
可是…现在,总长易小天一言不发?这是什么意思呢?
“还望总长不吝赐教,告诉我们救杨彪太尉的方法?”曹昂拱手一拜…“若是总长能救杨太尉,那我曹昂就是做牛做马也在所不惜!”
“啪嗒”一声,曹昂这次跪下了…
这一跪倒不全为了杨彪,也为了他的父亲曹操。
紧随而至的是“吧嗒”“吧嗒”两声,杨彪与司马懿也跪倒在地…“还望总长救救父亲(杨太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