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节(1 / 2)

易小天先是抛出问题,旋即自问自答。“会彻底没了约束,会趁着混乱,劫掠百姓也好,劫掠其它部队也罢,总之要趁火打劫,狠狠的捞上一笔。”

咻…

易小天的话,让曹操心头一惊。

不过,也只是一惊,很快,曹操的心情就平复了下来。

青州兵行为不检这事儿,他是知道,甚至说一定程度上,他是默许了这种行为,只要不过分,太出格就好。

可若是如今这个档口,还行这劫掠之事,且不说劫掠百姓,让曹操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名望付之东流,单单劫掠友军这一条就十足的可恶!

刚刚想到这里,易小天的话还在继续。

“瞒兄,刚刚说完青州兵的恶行,接下来咱们说说于禁…”

“瞒兄在曹操阵营中做幕僚,这将军于禁的性子多少该有些了解吧?”

“于禁此人威严毅重,他持军严整,缴获来的财物从不私藏,便是为此,曹操对他也多有嘉奖,可他却常常以更严厉的军法来统御将士,三军将士对他是既敬又怕,所以,于禁这人说白了就是能力不弱,本事不小,却不受人待见。”

易小天对于禁的评价一句句的传入曹操的脑海,这些评价,曹操是认可的。

于禁跟随他也有几年了,他的性子曹操也算是摸的很透彻…

想到这里,曹操心头琢磨着。

怪不得夏侯渊告于禁一状,整个军营没有一个人帮他说话,原来还有这一层缘由,于禁此人有能力是有能力,人缘实在不怎么好嘛!

“易兄,你先是讲了青州兵,如今,又提到于禁?这与于禁进攻青州兵有干系么?无论如何?在当今关头下,也不该自相残杀吧?”

曹操一边抚着额头,一边开口询问。

易小天却是绕有深意的摇了摇头。“瞒兄,这你就大错特错了,这中间的干系大着呢!”

讲到这里,易小天顿了一下,眼眸微微的眯起,详细的解释道。

“瞒兄你想啊,于禁是一个威严毅重的人,他向来重视军纪,眼里怎么能容的下沙子,看到青州兵仗着曹操的信任劫掠百姓,劫掠其它部队,他自然看不过去。”

“想来,在警告没有结果的情形下,于禁排兵布阵进攻青州兵,也是情有可原。”

“再说了,如此敏感时期,这般行为,一来是正军纪,二来是平民心,曹操宛城已经败了,民心可不能再丢了呀!”

易小天详详细细的把于禁的行为作出了最合理的解释,有凭有据,论证充分,最关键是让曹操信服。

此时此刻的曹操下意识的点了点头,这么一说,于禁攻青州兵的行为到真的是有据可依!

等等…

曹操猛然又想起什么。

这不对呀,进攻青州兵,匡正军纪,安抚民心这还说的过去.

可是如今大敌当前,于禁率军占据了军塞要道,不先来向他曹操禀报,反倒是深挖壕沟,架设营寨。

这行为,怎么怎么像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自立行径。

这?这点又要怎么洗呢?

想到这里,曹操的表情又沉了下来。

“易兄,纵然你说的有理,于禁进攻青州兵也有些缘由。可是,如此大敌当前的敏感时期,于禁退兵,却不与曹操汇合,反倒是自己安营扎寨,深挖壕沟?这行为反常的很,难道就没有丝毫的猫腻?”

曹操的语调无比的严肃。

他也在担忧,现在的当口,手下就这些残兵,从其它城郡调运兵马根本来不及,倘若于禁联合张绣,许都危矣!

每每念及此处,曹操的表情就变得很复杂…

“瞒兄,今儿个,你怎么如此这般的多疑呢?”

看曹操这副郑重其事的样子,易小天一摊手。

“不错,于禁安营扎寨,深挖壕沟的确是有猫腻,可瞒兄你不能总是幻想着自己被迫害呀,你就不能往好的地方想想?”

“如今大敌当前,张绣随时都有可能带兵杀过来,于禁挖好壕沟、扎好营寨,就不能是为了迎敌而做出的充分准备么?”

“瞒兄你想啊,倘若于禁第一时间退了回来,那不过是残兵遇上残兵,倘若张绣追来,仓促迎战,再加上恐慌的情绪蔓延,曹操不就彻底的凉了嘛!”

“所以呀…瞒兄,你跟曹操该去感激于禁,若非他威严毅重,持军严整,临危不惧,怕是这一仗还会有更大的损失呢,保不齐连许都与天子都得丢了!”

霍…

易小天的话一句句的传出。

一时间,曹操犹如被醍醐灌顶,他是个生性多疑的人,故而会去怀疑于禁。

可易兄说的更有道理,不能总是幻想着自己就要被迫害呀,这个世界还是美好的…

倘若真的如易兄所言,于禁做的这些都是为了防备张绣,那他可真的是临危不惧,有大将之风啊!

心念于此…

正听得山庄外“哒哒哒”的马蹄声,驻足眺望,曹操认出,来人正是曹仁。

这位族弟也在乱军中被冲散了,如今能赶到这儿,想来已经与大部队汇合…

“原来是任兄…”易小天也认出曹仁,见他也是一副狼狈模样,微微扬手,好奇的问道。“瞒兄?任兄此番也与你一同出征了!”

“是…”曹操答应一声,旋即做了个手势。“我先去迎下这个兄弟。”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