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看似毫不起眼的家族,愣是扛起了江东一代的荣耀与大旗,渐渐的崛起,小霸王孙策席卷东吴的雄风更是几乎照亮了的长江以南的天际。
曹操对这一惊变的过程,有些了解。
可情报有限…他更多的是好奇?
凭什么,孙策与刘备都是枭雄…却有着迥然不同的境遇,到底是什么帮助他们孙家,一步步的雄起?
念及此处。
曹操反倒是不着急去询问如何应对孙策威胁的问题,他打算好好向易小天请教下,孙家这些年到底经历了什么?他们成功的秘诀又是什么?
“易兄…”
曹操开口问道。“刚刚咱们说完了刘备,可眼下有一个人,比起刘备来,对曹操的威胁更大!”
“瞒兄说的该不会是江东小霸王孙伯符吧?”易小天不假思索的回道…
“正是。”
曹操整个身子向易小天这边靠近了一分。
“向易兄请教如何应对孙策的威胁之前,我阿瞒倒是对孙家是如何在江东崛起的颇为好奇,易兄,要不…你再给细细的讲讲?”
这个嘛…
闻言易小天眼珠子转了下,记忆中开始搜索有关孙家崛起的故事。
说起来易小天曾经还真的特地研究过孙家的崛起,他惊讶的发现…孙家在江东的崛起与曹操在中原的崛起出奇的相似。
又或者说,凡是一个诸侯在乱世崛起,他们必须要遵从的是一套万能的方略——下探基层治理,中统文武群臣,上尊天子,获得神圣价值的助力,可以说,只要做到了这三点,做好了这三点,最后的结果哪怕不是大业可成,也得是割据一方。
至于这中间的细节就意味深长了。
见易小天还在揣着下巴,细细沉思…
曹操迫不及待的拍拍他的肩膀。“易兄,你对刘备这么的了如指掌,对江东孙氏想必也会有些了解吧…来来来,你就讲讲江东孙氏的故事好了。”
咳咳…
闻言,易小天咳出一声,他扬起手,朗声道:“瞒兄,这个故事可就说来话长了。”
“易兄你慢慢说,我这耐心的听着呢。”曹操坐好…
像是一个小学生聆听老师教诲的模样。
易小天又琢磨了下。
“说起孙家来,那得追溯到…”微微组织了一番语言,易小天旋即开口。“这开头嘛,得从十八路诸侯讨董时,孙坚领一支孤军杀入洛阳说起。”
霍…又绕到了十八路诸侯讨董的故事。
曹操心思急转。
他似乎又把自己置身于那个群雄奋起诛董贼的年代…
遥想当年,关东联军中,真正有心匡扶汉室,诛杀董贼的怕时只有孙坚与他曹操两人,两者一个杀入洛阳,一个追逐董卓,不过嘛…结果出奇的相似。
孙坚在洛阳搜到了传国玉玺,然后因为“怀璧其罪”的缘故,惨遭袁术算计…惨遭刘表阻截。
而他曹操追逐董卓,荥阳兵败,老底穷尽…步入了事业的最低谷。
想到这里,曹操心头一阵唏嘘,对孙坚,对孙家竟然产生了一丝同病相怜的感觉。
而此时,易小天的话接着传出。
“那时候,孙坚率领一支孤军杀入洛阳,奈何关东诸侯目标不一,组织不齐,如此这般骄人的战果也没有太大的意义。庆幸的是,孙坚也不是一无所获,他寻觅到了传国玉玺…于是打算退回江东再做计议。”
“可恰恰是这传国玉玺,让他成为了众矢之的…有袁术的算计,有刘表的阻击,终于在襄阳城下,孙坚被乱箭射杀,孙家的第一代英烈壮烈而亡!”
易小天先是把孙家崛起的大背景讲了一遍,此间饱含心酸,即便是曹操听了也是颇为无奈的摇头叹息。
说起来,他与孙坚的交情不错,两人曾在征讨黄巾的过程中成为了一个战壕里的兄弟。
只是没想到,只是因为一块传国玉玺,就让故人失去了性命…
当然,易小天讲的这些,曹操大致知晓,他不知道内容是之后发生了什么事儿?
因为江南的情报网并没有完全建立起来,曹操对江淮、江东一代的了解多是一知半解,道听途说。
反倒是易小天口中的言语,让曹操更加的信服。
“易兄,那接来呢?”曹操急问道。“失去了父亲庇护的孙策?跌入谷底的孙家?如何扛起复兴的大旗?如何在那群敌环视的江淮觅得发展的契机呢?”
由此及彼…
问出这个问题时,曹操想到的是他的事业跌入谷底的时,那种悲惨情形下的境遇。
无疑,他曹操是幸运的,在曹仁的介绍下,他来到了有间酒肆,从此开启了逆风翻盘的征程。
可是?俨然,孙策没有这样的运气呀!那么…他的转机出现在哪呢?
曹操发出一声感叹,易小天的回答同时传来。
“瞒兄,说起来,这孙家也蛮惨的,孙坚刚刚被诛杀,孙氏一族的精锐转手就被袁术给吸收,就连孙氏的族人也只能屈膝于袁术的麾下,求得一方庇护,看样子根本没有翻盘的机会。”
“不过嘛,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恰恰此时,一个年方十岁的小孩子站了出来,正是他的一席话,一番部署让孙家有了转圜的余地?甚至彻底的扭转了这个不利的局面。”
“唔?小孩子?十岁?”曹操先是问出一句,继而一敲脑门。“易兄说的该不会是孙坚的次子孙权孙仲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