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到这儿,易小天拍了拍曹操的肩膀,继续宽慰道。
“瞒兄,你可别以曹操的思维去想袁绍,这是完全迥然不同的两类人!”
“袁绍小时候是庶子,被人看不起…甚至还被他爹死继给了他叔叔,更是受尽了嫡子袁术的冷眼。这样的成长环境,注定他不会相信身边的任何人,他只相信他自己,只相信他身边的舔狗,他缺爱呀!”
呃…袁绍缺爱?
曹操一怔…
这不重要,重要的是易兄说的还是有些道理的,他不该以他的思维去衡量袁绍,联想到这位老大哥的成长轨迹,亲娘没地位,当家主母是公主…他这个眼中钉,肉中刺明里暗里没少遭冷眼!
他那外表强势,内心软弱,不信任所有人的性格,保不齐从小就已经形成,且根深蒂固了!
这么说来,比起身边的一众舔狗,他还真的不会信任沮授。
越是这么想,曹操的心里宽慰多了…
不过,易小天的话还在继续。“瞒兄,你要实在不放心,我这倒有一计!是有关沮授的弱点!”
“唔…一计?”曹操洗耳恭听。
“瞒兄可以从河北细作那边打听下,在袁绍南下之时,沮授曾把亲戚、朋友都叫来,并把自己的财产分给他们!”
易小天问出一句。“瞒兄猜猜,沮授为什么要这么做?”
这…曹操满面疑窦,他哪知道沮授的心思呀?
不等他细想,易小天的话接踵传来。
“这是因为,沮授太通透了,他敏锐的洞悉出曹操与袁绍的不同,更是判断出此次出征,必将性命不保,人都没了留着这些财产有什么用!”
讲到这儿,易小天进一步的解释。
“他弟弟沮宗还质疑他呢,说袁绍的兵力比曹操强多了,何必这么悲观呢?沮授则是反驳他们,说他们只看到了表面,却没有看到实际。”
“比起袁绍,曹操更有优势。皇帝在曹操的手里,道义上曹操就有主动权,袁绍这些年跟公孙瓒打个没完没了,士卒疲惫…反观曹军各个精锐!所有人都没有考虑到这两点,这仗,不可能打赢!”
易小天将记忆中《三国志》里,有关沮授临别的这番行为,这番言语娓娓道来…
更是直接指出。
“所以说,沮授此人最大的弱点就是他太通透了…他看穿了这一切,更是把家财散尽,抛出这不利的言语。若是前线袁军大胜还好,若是袁绍受阻,那…这一则流言散播出去,呵呵…瞒兄猜猜,袁绍会怎么处置沮授?他手中的兵权还能保住么?”
咻…这…
曹操虎躯一震,整个精神也为之一振。
易兄说的若是真的,那让他颇为忌惮的沮授,很有可能就会毁于一条流言之下,易兄这一计“杀敌于无形”妙呀!
曹操心头记下了这事儿,他打算回去就派人调查,若是属实,紧随而至的就是一连串的流言攻势,到时候沮授就凉了,袁绍也凉了!
心念于此,曹操端起酒碗。
“易兄,来,干!”
千言万语都在酒里了…
易小天缓缓的举起酒碗,河浪滔滔,拍打着两岸,此番情境之下饮酒,别有一番滋味呀!
却在这时。
“哒哒哒”的马蹄声打断了这片宁静,也打断了曹操与易小天的心情。
却见一名虎贲士卒高喊。“瞒爷,不好了,袁绍兵分两路朝白马、朝延津杀来了!”
哗…
此言一出,曹操整个人大惊!
手中的酒碗不自禁坠落…
酒碗碎裂,发出“咔嚓”的声响,曹操的面颊一下子变得煞白如纸!
他想到了袁绍会有所行动,却没想到,袁绍的行动来的这样快,这样疯狂。
……
……
第二百六十二章 黄河天堑?呵呵,水战哪有陆战香!
袁军兵分两路?朝白马、延津杀过来了!
曹操不敢大意,急忙招呼这虎贲士卒走进亭子,面色沉重的问道。“说详细点!两路分别是…何人统兵?”
曹操的语气很低,显然,他在刻意的压制着自己内心深处的紧张。
“一路是河北上将文丑率兵五万朝白马寨杀来,据细作来报,文丑的骑兵乃是河北最骁勇的战骑,均是从强盗、劫匪这等强人中挑选,不畏生死,战斗力极其彪悍!”
虎贲士卒不敢迟疑,将他得到的情报娓娓道来。“另外一路是袁绍亲自率领,主力大军数十万横渡黄河直逼延津…”
霍…袁绍这是孤注一掷呀!
看起来,为了挽回士气,为了挽回他的形象,袁绍这一次是动真格的了。
曹操眉头凝起,他挥挥手示意虎贲士卒退下,继而把目光转向易小天。“看起来,易兄所言非虚,咱们还真不能大意呢!”
“瞒兄?袁军此番主力大军南下,更以文丑配合正面夹击曹军?你可有应对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