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猛然响起,他当时的话语,呵呵…恰恰是这一番话,与袁绍相比,高下立判!
不等曹操细想,易小天的话接踵传来。
“瞒兄,面对袁绍这般信誓旦旦的言语,曹操当时的回答轻描淡,却极为精辟——‘我就任贤用能,以道义逐鹿天下,这样就可以所向无敌’!”
讲到这儿,易小天顿了一下,他眼眸微微的抬起望向曹操。
“瞒兄,曹操与袁绍的此番对话,你品,你细品。为何袁绍只能一统北境,而曹操却能逐鹿天下,单从他们的理念与格局来看,双方高下立判…差距可不是一星半点儿!”
呼…
——吾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
曹操的原话是这一句。
如今…这么一回味,似乎…他曹操的格局比袁绍大的不是一星半点。
诚然,兵力与势力的强横可以让人争霸一时,可对人才的重用,收纳天下贤才之心,这才是成就大业永恒不变的真理!
而易小天恰恰就是最重要的佐证。
重用易小天,不惜隐瞒身份,不惜让出无数财富,也要让他发挥出才华,也要让他参与到曹操的霸业之中。
曹操对易小天的所作所为不正是任用贤才么?
一想到这儿,曹操不由得笑出声来。
他懂了,他彻底的通透了…
袁绍输在人才上,而他曹操在人才的任用上,就是三个袁本初绑在一块也是望尘莫及。
念及此处,曹操忍不住又抛出一个疑问。
“易兄,你这么一讲,我是真的通透了,可是…如今,还有一个问题,袁绍的家人?如何的处置呢?”
“害…”
易小天一摆手。“瞒兄是问那位袁绍的妻子,帮小儿子袁尚谋取世子之位,引发兄弟相争,间接的为曹操立下汗马功劳的刘夫人吧?”
讲到这儿,易小天浅笑一声。“这就不用瞒兄多操心了,曹操有句至理名言哪——‘你安心的去吧,你儿子就是我儿子,你娘就是我娘,你妻子就是我…’所以呀,瞒兄,咱们就别咸吃萝卜淡操心了,依着曹操的性子,你懂得…”
一句话说罢,易小天看看时辰,摆摆手,告辞道。“得了,我先回甄府去了,奉孝兄还在那儿等我呢!”
一言蔽,易小天转身徐徐走开了。
只留下曹操一个人在袁绍的墓碑前错愕、凌乱…
好一句,你妻子就是我妻子呀,这话越品越特喵的有味道了,果然,最了解他阿瞒,啊不…是最了解曹操的还得是易兄啊!
……
……
第三百七十一章 放开那个女孩儿,让我来
易小天走后。
曹操在袁绍的墓碑前思索了许久…
除了琢磨着,把袁绍的夫人给纳了,让袁绍的妻子,袁术的妻子,这一对好妯娌同时服侍自己,满足自己那对人妻特殊的收集心理与癖好外。
似乎,诚如易小天所言,曹操对人生也产生了新的感悟。
算算,曹操如今也四十多岁了…
在古代,能活六十多岁就已经能称得上是高寿。
曹操如今的这个年龄已经算是半只脚迈入棺材了。
曹操甚至感悟出,他自己离死也不远了,他死后会像袁绍这般凄凉,甚至,还得当成景点,让易兄赚的盆满钵满!
估计袁绍但凡泉下有知,都能重新醒过来跟易兄拼命了…
当然了,这不是重点,重点是如袁绍这般,生前抢夺天下,死后不过是占地六尺,生前再恢弘,死后也就这方寸之间。
“唉…”
曹操不由得发出一声感慨…
继而,他想到了老家谯县,想到了那条河,想起了当年自己与小伙伴儿们在河边嬉戏玩闹的快乐,想起了母亲丁氏离去后,他孤独童年里陪伴他的蚂蚁,甚至想到了陈留郡酸枣县的易小天…
被易兄这么一番情绪调动。
一时间,曹操是感慨万千,还真的是诗兴大发…
他匆匆提笔,写下一首辞赋——《却东西门行》。
描述的似乎是他在巡城时,从邺城东门行至邺城西门的感慨…实际上,不过是祭拜袁绍后,不过是与易兄攀谈后,心头的感悟。
——冉冉老将至,何时返故乡。
——神龙藏清泉,猛兽步高岗。
——狐死归首丘,故乡安可望。
念及此处,曹操琢磨着,犹如他思念谯县一般,在易兄心里,那陈留郡酸枣县的故乡,他怕是也极难相忘吧!
正在感伤之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