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当即笑出一声,继而话锋一转,整个人变得严肃了不少,就连话语都变得一丝不苟了许多。
“易兄,首当其冲的是并州的问题!诚如易兄的谋划,曹操攻下青州后,并州与幽州均是望风归降。幽州还好说,是袁熙的部将焦触与张南造反献城。”
“这两个将军我打听过了,是可堪重用的将才。故而,也举荐曹操给他们高官厚禄,另派将军张辽驻守幽州,抵御辽东的乌桓,辽西的公孙康。这幽州的攻伐算是全在易兄的计划中,妥善的完成了,可是…”
话讲到一半儿,曹操的话语变得磕绊了一些,整个人显得也有些紧张,有些如临大敌。
“并州的局势与幽州大不一样啊!”
曹操发出一声感慨,继而详细的解释道。“并州虽然也是投降,可并州刺史是高干,他曾是袁绍的亲外甥,在并州做了许多年的土皇帝了。我派人调查过了,并州全境只认高干,甚至都不认识什么汉天子,什么袁绍,甚至曹操…”
讲到这儿,曹操的语调加重了不少。
“并州太过集权了,偏偏这种军政合一的权利,哪怕是高干投降了,曹操还没办法轻易化解,这是隐患哪,倘若曹操去攻乌桓,背后高干杀出,并州又搞出点儿什么叛乱,再联合鲜卑,联合南匈奴,到时候…曹操反倒是腹背受敌,身处险地!易兄,对此…你怎么看?”
曹操将自己的顾虑合盘脱出…
说白了,就是并州高干的势力,盘根错节,底蕴深厚,想除掉吧,人家是投降过来,道义摆在那儿,你也没法除。
放任他治理并州吧,又不放心,这甚至影响到曹操对辽东的攻略布局。
总而言之,就是曹操不好处理并州,不好处理高干了。
此时。
听曹操这么一番详细的讲述,易小天郑重其事的点了点头。
别说,这次瞒兄的嗅觉还是十分敏锐的。
高干还真不是一个省油的灯,相反,他极度的贪婪,所谓人心不足蛇吞象,他的肚子里还真的吞了一只大象呢!
只不过…
他的嘴巴是大,可嗓子小啊,终究咽不下去…
早晚要被撑死!
当然了,对付这种两面三刀,表面一套背后一套的小人,易小天最有心得了。
在他看来…对付高干,就一句话——
——八尺大刀手中舞,敌人尽数入了土。
——老汉推车手中挥,敌人嗝屁化成灰。
……
……
第四百一十一章 易兄出品,必属精品
“瞒兄,这次你还真判断对了。”易小天颇为欣慰的称赞了曹操一句,继而摆摆手。“这高干还真的会反…”
讲到这儿,易小天招呼伙计取来一封北境的地图,缓缓展开,把手指向并州的方向。
“并州刺史,袁绍的好外甥高干,其实是个有能耐的家伙,能文能武,名气也大,近来青州、幽州、冀州的袁氏残余更多的不是逃往辽东投奔袁熙、袁尚,反倒是均赶至并州,加入了高干的独立王国!这点意味深长哪!”
闻言,曹操点了点头,易小天提到的这点,恰恰也是曹操十分怀疑的一点。
照理说,丫的,你高干都投降了,这还一而再,再而三的收编袁氏旧部,这不是狼子野心,就写在脸上么?
不等曹操开口继续发问…易小天的声音接踵传出。
“高干之所以会叛乱,还有一层重要的缘故,并州的地势太险要了,易守难攻,山峦中作战又不是曹军的强项…之前迫于形势,迫于外界的压力,主动投降,可很快高干就会想明白,他根本没必要投降,他就老老实实的做自己的山大王,做并州的土皇帝就好了,反正曹操也奈何不了他。”
听到这儿,曹操的眉头整个皱了起来。
易小天的话几乎说出了他心头所有的烦恼…
并州地方不大,经济不繁荣,偏偏易守难攻,除非人家高干主动放弃,否则,他曹操还真的没办法用强了。
呼…
曹操呼出口气,眉头紧锁。“易兄?这并州如此麻烦,高干如此狡猾,接来下,曹操该如何办呢?”
这话问的严肃…曹操整个人的样子还是一本正经。
易小天则是伸手分别指向了地图上围绕着并州的几个关键点。“瞒兄别慌,纵然这并州固若金汤,它也是有弱点的,比如它的周围有许多势力…”
提醒到这儿,曹操才注意到,并州附近除了他曹操手中的冀州,幽州之外。
还有北境的乌桓、鲜卑,有紧紧贴着的南匈奴,南边还有局势稳固的关中,西边则是雍凉,说这并州是四战之地一点儿都不过分。
曹操心思急转。
…易兄画了一个圈,难道是想打算…
不等曹操细想,易小天的声音接踵传出,他的话很短,只有四个字,却每一个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四面楚歌!”
霍…懂了!
曹操多聪明呀,他一下子全明白了,易兄的意思是联合北境的乌桓,鲜卑,东边的南匈奴,南边的关中诸侯,西边的雍凉之众共同讨伐他高干。
如此一来,纵然并州山峦多易守难攻,可你高干能顾得了正面,顾不了背面,能顾得了北面,顾不了南面。
反观曹操,如今他有这个实力。
且不说西凉的马腾已经到许都城做官,雍凉之地的马超、韩遂必定会听他曹操的调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