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心里慌乱啊,如果是荀彧一个人反对,他大可以觉得是荀彧顽固。
若是易小天也反对的话,那他可就得掂量掂量自己的决定哪里有错了。
不过易小天却直接摇了摇头。
“不,我倒觉得曹操这个人在文治武功上都担得起丞相之名,现在称相?”
易小天笑着说出了一段更惊人的话:
“我觉得他去年就该当这个丞相了。”
“易兄,没想到…没想到…你每每以隐士自居,称自己不愿意为曹操鞠躬理事,却在这样大逆不道之事上,这样的支持他…我…我真是看错你了…”
荀彧猛地叹息一口起,嘴里好多话都没有说出来,只能一口又一口的喝着酒。
他现在有些生无可恋了,曹操如此,连易小天都这样想,他觉得自己还是死了算了,这个乱世,哪有人能够理解他这光复汉室的崇高理想?
“早知道荀令君你会这么说,倒不如听我说说为何曹操早该称相?”
易小天微笑着说道,似乎根本没有被荀彧的斥责所影响。
反倒是曹操,一会往左看,一会往右看的,竟然一时间有些不知道该帮谁,抓耳挠腮的,哪有半点司空模样?
“嗨呀…”
荀彧有些不想听,但是易小天笑的那么灿烂,又让他心里痒痒。
“除非你能说服我,不然…”
荀彧终于露出了可爱的一面,嘴上说着,身体上…
“不然如何?荀令君难不成想要抛下这汉室子民,撒手人寰不成?”
“唔…”
当满心决绝的话语被易小天这样以调笑的方式说出来时,再决绝的话,都没有了那股绝望的感觉了。
荀令君,肯定是保住了。
第四百五十三章 大汉终有一亡
“曹操想要当这丞相,我想荀令君你应该很容易便想的明白吧?”
易小天耸了耸肩,对着有些闷闷不乐的荀彧说道。
“想的通,和做不做,这是两码事。”
荀彧当然想的明白,他想的太明白了,甚至于当年仍在许都,他和曹操共同在面对着来势汹汹的袁绍之时,他就曾经预想过,或许曹操也会有这样的一天。
可是他不愿意相信啊,因为…曹操是他能够抓住的最后一根稻草。
荀令君看人太准了,荀攸,后面的司马懿,以及如今已经被易小天拐走的郭嘉,如果不出意外,这些人都应该由荀彧发掘。
可以说,如果易小天不存在,荀彧其实就是曹操身边那个开了挂的人。
只是…
他别无选择,曹操有大志,有能力,又有手段,如果要光复汉室,不靠曹操,难不成要靠刘表那样的人吗?
“不义之事,曹公若是做了,今后留下的可是千古骂名。”
荀彧这样说道。
只可惜易小天却更能够看透荀彧的心思。
“千古骂名?曹操这个人脸皮那么厚,万古骂名都不会怕的,令君不会以为这样的理由就能够阻止曹操称相吧?”
“噗…咳咳咳…”
旁边的瞒爷又喷酒了,不过两人似乎见怪不怪。
“你们接着说,接着说。”
曹操讪讪说道,示意两人不用管自己。
荀彧一时语塞,想了想似乎的确是这么一回事。
“曹操做丞相是顺势而为,但最关键的,荀令君你有没有想清楚…这天下,需不需要他一个曹丞相站出来,来代表汉室,代表这个已经大厦将倾的血脉呢?”
“荀令君以为,天子的名号在如今的作用,能比一声曹丞相来的亲切的多?”
“可是…”
荀彧不想承认啊,但是刘协是谁啊?年轻皇帝;那他做了什么?什么都没做…
现在北方人,都对曹操此人心服口服,又有谁是真的看中了天子能够带给他们一个更好地未来呢?
“并州的高干,当年西凉的董卓,后面辽东的公孙康,甚至你再算上南郡的孙家。”
易小天说的斩钉截铁,慷慨激昂。
“他们有哪个是把天子放在眼里的?”
“有哪个?”
易小天砰的一声,直接拍在了桌上,原本还其乐融融的氛围随着这一声拍桌变得咄咄逼人。
荀令君手中的酒盏空了,他却许久没有再斟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