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3节(1 / 2)

“呵呵…难道文将军仅仅只听说了易先生在襄阳城的神机妙算,却没有听说过过去多年来,丞相到底是怎样靠着易先生的一份份锦囊化险为夷,渡过难关的吗?”

“啊?”

文聘惊呼一声,蒋济稍稍说了这几句,文聘便意识到,自己此前可能真的小瞧了这位易先生了。

仔细一想,知晓了孙权十万大军到底是何时发力之后,回想起数日之前从襄阳接到的书信,文聘也忽然反应过来…

他这可不是姗姗来迟,而是易小天早早的便预料到东吴将会图谋合肥,甚至赶在对方发兵之前就已经做出了预判。

果然啊…

“文将军只需要知道,今后你追随在丞相身边,无论发生了何事…”

张辽清了清嗓子,似乎有些不敢说下面这句话:

“只要有易先生的锦囊在前,哪怕是丞相临时变卦要让我们去做什么…都不如相信易先生的锦囊来的踏实…”

“这样的锦囊,今后你有的是机会去见识,倒时候相信你也会跟我一样信任这小小锦囊的。”

他笑了笑,拍了拍文聘僵硬的肩膀。

文聘则瞪大了眼睛,看着面前这个被曹操当做左右手的猛将,竟然说出了如此大逆不道的话,身旁的蒋济却没有半点惊异,反倒是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时,文聘总算是明白这位易先生的锦囊在曹操军中的地位了。

张辽哪是大逆不道,他说的话都是经过了事实检验的…毕竟赤壁大败的惨痛教训就在眼前,他就是再信任曹操,也不得不承认,易小天就是比曹操更有远见,更靠谱一点…

不过——话都说到这里了,张辽也不打算耽搁什么了。

他一直有一个疑问,大概也是情况与易小天锦囊中所说的唯一有偏差的一处,所以他打算问一问面前两人,看看他们到底知不知情:

“对了…说到这里,我还有一个疑问…按照正常的行军速度,此刻东吴的兵马早该翻越了城东南处的那山冢,来到山的这面,与我们隔水相望了,可为何现在都还不见东吴人的身影…莫非是他们军中出了什么问题,还是说…”

张辽不太相信对方会在这种时候出奇策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因为孙权的兵力实际上已经达到了基本上碾过来,他们都很难抵挡的地步,这时候还要另谋奇策,实在是有些多此一举了。

第六百一十七章 潘璋敢赴死

“这件事我们也相当疑惑…末将已派出游骑前往宛城方向打探消息,至于目前,对方稍稍来晚,反倒是给文将军赶至城中,提供了宝贵的时间。”

蒋济摊了摊手,他说的也是实话,要不是东吴人莫名其妙的停滞下来,文聘的大军能不能赶到合肥还是个问题。

张辽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那既然对我们并无坏处,我也不打算对将士们客客气气了…还请太守将城外的地形图拿来…文将军…我们如此这般…”

张辽办事相当利落,这大概也是他和许褚乐进等人的区别,身为五子良将中综合能力最为拔尖的,张辽的能力体现在行军作战的方方面面,也就是他不禁能够冲锋陷阵,真当面临大军压境,他也可以固守城池,坚若长城,命他坐镇军中,运筹帷幄,他也能做的像模像样。

这也是易小天抛去那些玄学的因素,为何在襄阳诸多名将之中,选择张辽派来合肥的原因吧。

合肥城,在张辽与文聘蒋济的配合之下,迅速的“活”了起来,从早到晚,城中一直兵马不断,蒋济在合肥许久,百姓们也相信太守,哪怕真的面临十万大军压境,他们也没有慌乱,都按照太守蒋济的吩咐,乖乖的呆在家中。

就这样,军民一心,天时地利人和的合肥城,渐渐开始露出了他本该拥有的狰狞。

——

次日天微亮,晨曦不动,宛城中的东吴大军便在张昭等人的带领之下,火速启动,再度踏上了征讨合肥的道路。

张昭居于首位,看起来脸色相当难看。

毕竟他是真的没有想到,孙权这小子在如此关键的时刻,竟然有跟他见血的胆识…也正是因为这一次的变故,让张昭意识到,若是此战再不能胜,哪怕周瑜他们在襄阳没有将曹操擒杀,仅靠这赤壁之战的余威,江东的民心也会被他们这新兴起的集团牢牢掌控。

毕竟…江东面临存亡的时刻,士族人全都沉默了…不…不只是沉默了,他们甚至还在为某位很可能拿下江东之后,对他们各家各族基业进行冲击的年轻人而焦虑。

赤壁之战在前线打,张昭那时候竟然不得不回到家中坐镇,以平内乱。

江东的天要变了…张昭很是忧愁——所以眼下,合肥这一战,似乎将要成为他一切怒火的宣泄口。

在他看来,哪怕对方再来几万兵马,也根本不是他们世家联合寄出的精兵的对手。

昨日一整天,他与诸将争论不休,但最终也算是敲定了行军的计划。

“翻过山冢,截断合肥与寿春之间粮道的事情,就拜托朱将军了。”

朱桓面容冷峻,上前领命,被名为前将军的他,此战是作为大军的先锋,将亲率一万骑兵,直接突进合肥的后方,截断对方的粮道,为大军围城争取足够的时间。

任务很是严峻,而这任务,本该是交由潘璋的——张昭一想到此事,脸上的肌肉就有些抽动。

朱桓临危受命,却并无怨言。

除去潘璋之外,朱桓绝对是此行东吴军中最为沉稳的一名悍将,张昭信任他,他也自会遵照军令,完成任务。

“末将领命!”

“韩将军!丁将军!还请二位率各部为朱将军开路,不过也毋需太过冒进,大军将于城外十五里处驻扎——待朱将军的讯号,我们便四面围之,一举破城!”

张昭捋了捋胡须,对面前的韩当丁奉说道。

韩当丁奉并无异议,领命之后迅速点兵护送着朱桓大军离开。

三路大军齐齐开道,向着山谷过去。

其余如朱治蒋钦及周泰等人则拱卫着大军主力部队,待到围城之时,他们自然也会带领各自的部下,承担不同的人物。

如此看来,东吴人才济济,确实如果想要攻打任何城池,都不在话下。

但问题就在于,他们的一切行动早已经被一封简简单单的锦囊妙计预料到,大军前行,前方的路,却早已经被雾霭所笼罩。

更不用说,从刚才起,张昭就惦记着的潘璋与孙权…

众将领命,身为此战大将之一的潘璋却因为前些时日与某些“小动静”的牵连,而被张昭直接甩了个理由,扔到了后方。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