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8节(1 / 2)

潘璋手执长锋,箭步前冲,裹脑一记反手劈刀,当场将那最前面的刀斧手斩杀。

余下的三人根本没有抵抗的意思,他们当下决断要分开逃走,迅速的传达消息,只是潘璋似乎早就预料到了这样的情况。

院墙之上,屋顶之上,黑衣人从天而降,将那正在逃走的刀斧手直接格杀在地,连对方呼喊的机会都没有给他们。

一切变故只发生在一念之间,四名看守当场殒命,潘璋察觉四周并无危险,带着众将士一头栽倒在孙权的身前——

潘璋泪水夺眶而出,自责与愧疚充斥着他的心田,他给孙权磕着响头,可孙权却无奈的笑着。

“大丈夫有泪不轻弹,哭什么!本侯不还好好的吗?”

“主…主公…是潘璋懦弱,为能够在主公受难之时挺身而出,潘璋罪该万死!您…您责罚我吧!”

“滚滚滚!有着废话的功夫先将那些这几日没给我什么好脸色的刀斧手都给我杀了,领赏受罚随你,但等我们离开宛城再说!”

孙权到也没觉得有多么凄凉受委屈,只是…他长这么大,还第一次见到有东吴人真的一点面子都不给他,这样的人留在东吴,只要还活着,孙权就浑身不自在,因此找了个理由,直接把潘璋支走了。

——

宛城的桂花巷里,今日上演了一场血雨腥风的厮杀。

临巷的人家似乎为这巷中叮当响起的刀剑声所震慑,以桂花巷为中心,方圆数里之内,竟无人敢出来查探情况。

这场沉默的血战足足持续了半日之久。

傍晚时分,于宛城巡回的东吴巡查才终于发现了这人间地狱般的桂花巷惨相。

这才让桂花巷今日发生的血战大白于军中。

只不过…此刻镇守宛城的东吴将领,似乎并不知晓这场血战发生的缘由是什么,更不可能知晓,他们的主公孙权,根本就没有被张昭带去前线,这两日的时间就窝在这巷子里,与他们仅有一门之隔——

总之,桂花巷的惨案,最终被守城的将领糊弄了过去,毕竟这些阵亡的悍卒,左看右看,都不是主力大军的装扮,寻人来辨认尸体,大家也纷纷摇头。

“但愿不是什么身份尊贵的人吧…”

这样说着,桂花巷的血,便在清水的冲洗之下,逐渐淡去,最终归于无形——

太阳落山了,残阳如血,昭示着远处的合肥其实正上演着惨烈的战事。

终于得以脱身的孙权,在潘璋一行亲卫的护送之下,终于逃离了完成,来到了据宛城十里之外的一处庄中。

庄子里的人家并没有刁难他们,在与他们说明了意图之后,孙权一行人便在这庄里住了下来。

时至夜深,梳洗罢,换了一身整洁衣裳的孙权,望着暗淡的天光,终于是可以好好的松一口气了。

屋中灯火昏暗,潘璋从院子外端来一碗热汤,恭敬的递给孙权,只不过孙权笑了笑,并未接受——他心里更在意的,其实是合肥那边的战事:

“主公,您还是喝了吧,这几日不见,身子消瘦了不少…哎…我…”

潘璋依旧自责,只不过孙权屡次制止了他。

“潘将军,我们接下来要去何处?”

潘璋将热汤放在一旁的石桌之上,拱手回道:

“回主公,末将已经托人备好了马,如果一切正常,明日清早,我们便可以回到庐江…前线战事仍然紧张,绝非一朝一夕就可以结束,张昭此人居心叵测…我们必须尽快通知大都督与子敬先生…是时候该商议一下,如何对付张昭以及他背后的那些图谋不轨之人了!”

这句话潘璋几乎是咬着牙说的——鬼知道他这两日有多么煎熬?

张昭势大,但他从来没有想过在士族集团的支持之下,张昭竟然敢软禁孙权——之前他还觉得孙权自比天子刘协是有些夸张了,若是被人听去,难免会被嚼口舌。

然而现实远比想象与故事更加魔幻,转眼张昭就带兵囚了孙权,让孙权落得比刘协还要不自在的境地,这让潘璋明确的意识到,如果再等下去,现在张昭敢软禁孙权,下一步张昭就敢杀了孙权。

只是,听了潘璋的话,孙权摇了摇头:

“张昭…肯定要惩治…他敢囚禁本侯,已经触及了本侯的底线,但…此刻却还不是我们抛弃前线的将士,如逃兵般离开合肥的时机——”

“主公…那…那您的意思是…”

“潘将军,吩咐下去吧,明日一早,我们去合肥,回到军中,我孙权向来是要与将士们同生共死…他们还没有退,我凭什么退!”

第六百二十七章 张辽你图啥!张辽你累吗!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两日的时间便过去了。

暂领了主帅之位的朱桓,每日清早起床最重要的事,就是赶忙查探一下,自己有没有缺胳膊少腿——

其实不只是他,这两日堪称在十八层地狱受刑一般的体验,有很多心理本就脆弱的将士,竟然受不了,选择了自缢。

这给本就疲惫不堪的朱桓,又来了一记重拳——这件事说简单也很简单,说复杂了,那就是军中的士兵们,心理已经出了问题。

别说是合肥城中的喊杀声,就是听到听到自家兵马的纷乱,也有士兵会紧张的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四处查探,生怕是从哪个缝隙里,又蹦出来一只漆黑的铁骑…

是的,造成士兵心里压力过大,乃至自杀的缘由,一切都要说到这只有张辽亲自带领的黑色铁骑上去。

朱桓领了主帅之位的第一日夜里就遭受了一虚一实的两次袭击,第二次袭击是直接让朱桓再也不敢放松心神,从此便陷入了精神高度紧张的状态之中。

而这两日来,同样的事情,在一天十二个时辰的每一个时辰,都曾上演过同样的剧情。

是的——

这只骑军相当的不讲武德。

要说奇袭,前两次还算合情合理,朱桓败了,他也承认是自己的疏忽。

但是后面张辽这小子选择的奇袭时间就越来越离谱了啊。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