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3节(2 / 2)

头顶的飞机在袭击完大部分的固定目标后,很快转入了对地支援。原本敌人或许还可以靠着自身的军队抵挡一下,这会却是真的彻底挡不住了。

尤其每一次,俯冲轰炸机伴随着刺耳的呼啸,而后将沉重的炸弹丢下来,给下方的士兵们造成了极大的心理冲击。

……

“这群敌人,怎么这么厉害?”

终于,敌军前线的一名将领听到排长的对话后,察觉到了问题。

496

第496章要塞。

轰隆!

前方的村落,一颗155毫米榴弹发生了爆炸。

木制的房屋在激荡的冲击波中被瞬间撕碎,地上的尘土伴随着浓烟冲天而起,稀里哗啦地落在地上。

“呸呸!”

十多秒后,藏在战壕下边的军官抬起了脑袋,一边吐着嘴里的泥沙,一边举起望远镜看向了远方。

30多米外的一棵树已经被彻底炸断了,倒在地上的部分枝叶有点遮挡视线。

他们隐约可以看到,远处的一辆低矮的突击炮越过了小溪,在几名士兵的伴随下,快速接近了过来。

“狙击手,干掉最左边那个人。”

躲在坚固楼房二层位置的狙击手很快举起了手中的枪支。

然而他还没来得及瞄准,一架无人机便呼啸着从上空飞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的速度,砰地撞入了窗户内,炸死了这名士兵。

“卧槽!”

这军官骂了一句。

那种小型的用螺旋桨驱动的飞行设备到底是什么玩意?

在这个直升机都没,小型玩具遥控飞机都未曾出现的时代,黄昏所使用的无人机实在是有些超出他们的想象了。

这是绝对的黑科技。

没多久,1连那辆标志性的突击炮便进入了视野中。

黄昏的突击炮只有1种型号,因此所有的突击炮都有统一的名字,叫黄昏突击炮。

原本叶浅还考虑给这些突击炮装榴弹炮,或者短管火炮的,但最终决定,还是以单一的长75作为火力。

顺便在战斗时,突击炮的正常使用方式是掩护士兵冲锋。也就是说,让步兵在前面,突击炮在后方进行火力支援,至少与敌人保持几百米的距离,从远处解决掉敌人难啃的工事,据点,或者火力点。

之所以这么使用,主要在于,战斗时,想要锁定敌人,突击炮往往需要旋转车身,并不方便。一旦遇到了各个方向的敌人,很可能会陷入被动。

再加上突击炮低矮的车身,往往被认为在防御,伏击的时候,才可以发挥极好的效果,因此在训练的时候,其实各个步兵连都是依照这一战术进行的。

但在当前的战斗中,敌人的大部分反坦克火力甚至无法从较近的距离击穿它,于是这车子便冲锋在前面了。

突击炮的缺点很明显,对此叶浅的解决方法就是用数量弥补质量。

四分之三的成本,使得正常造3辆坦克,她能造4辆突击炮。多出的1辆,就是对缺陷的弥补。

只要在战斗的时候,整条战线上全都是突击炮,那么突击炮需要旋转的劣势就可以说是不存在了。

事实上敌人现在就体会到了这种感觉。

每一个连才150人,这点人就有2辆突击炮。

再加上三个突击炮营,以及其他部分,一个13200人的师,竟然有近194辆突击炮车。

而摩步师中很多用来运输步兵的装甲车,实际也会装备一些37毫米反坦克火炮,或者20毫米机炮(用于对步兵,装甲车或者防空),甚至不少装甲车其实就是淘汰下来的轻坦,这绝对能让任何一个敌人感到震撼。

敌军在遭遇了黄昏的军队后,多半会忍不住问一句:这还是步兵师吗?

就现在来说,敌方阵营的最强国——坎亚黎明的坦克中,仅仅只有一种装备了80毫米火炮的新型坦克,是有能力在一定距离击毁黄昏突击炮的。

但那种坦克的火炮其实有很大的问题,比如倍径短,威力小,实际不如黄昏的长75,需要拉近距离到500米,才可能从侧面击穿。

并且这种火炮还是在黄昏的科技逼迫下,在最近的几个月内匆匆忙忙上马的,到现在生产的数量寥寥无几。

而黄昏的主力重坦呢?

直接就上了88毫米火炮,差不多等同于二战时期的虎式,且可靠性要超越虎式。

这样的工业实力,几乎倒逼敌人在真正开战前就被迫进入了总动员,疯狂发展装备,想要追平双方的差距。

但差距仍然很大。

要知道,除掉突击炮武器,黄昏的标准师里还有至少120辆120毫米口径以上的自行火炮,外加30辆火箭炮卡车。

而且在开战前,敌人并不知道黄昏在那么短的时间里就把军队加强到了这个程度。

眼看着远处的突击炮接近,这名将军只能放下望远镜,让身后的2个排的战士坚守。

就在这时……

嗖嗖嗖——

一连串拖着长长尾焰的炮火从远处飞来,并从他们的头顶飞了过去。

他大惊失色地抬起头,完全不知道那是什么东西。

“营长,那个好像是……火箭弹。”

“火箭弹?”

营长眉头一皱,“这武器,我听说上边也在研究,这些敌人竟然这么早就研究出来了。”

轰轰轰轰~~

此时在他们这批军队的后方,一片防守的阵地已经遭到了多达300发小型火箭弹的轰炸。

哪怕是蹲在战场上,都能够感受到后方传来的动静。

而很快,又有炮弹落在了军官的周围。

轰!轰!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