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节(1 / 2)

一定要显摆显摆.

让所有人都知道自己花老二,有一个好女儿.

无独有偶,李香君的家里也被人送去了一百两.

不过和花家不一样.

李家根本就不缺这一百两.

他们更想知道自己女儿过得好不好.

当听到女儿成为宫中的妃子之后,两个人不由松了一口气.

他们就这么一个宝贝女儿.

爱惜的不得了.

只要女儿不受苦,怎么都行.

陆岩并不清楚两家发生的事情,此时的他,正看着边关传来的捷报.

李牧攻克了松柏国,白起横扫了封国.

现在两个人向着东台国而去.

他们希望陆岩可以派遣官员,治理城池的内政.

看无下划线版小说请下载飞卢小说

李廷圭墨――留馨古墨

墨乃是李廷珪墨,也就是大名鼎鼎的李墨.

唐代的制墨能手奚超因墨做得好,唐后主赐奚超姓李,因此奚超的儿子叫李廷圭,后因战乱全家迁到歙县避难.

李廷圭继承父业,制墨手艺更高一筹.

李廷圭墨以松烟,珍珠,龙脑,白檀,鱼胶为原料,制成的墨坚如玉,宫中用来画眉毛.

到明代李廷圭墨贵如珍宝.

据歙县县志记载:唐代的常侍徐铉得到一枚李廷圭做的墨,和他兄弟一起使用,每天磨墨写字不下500字,用了10年才用完,磨墨时磨出墨的边际锋利得像刀刃,可以裁纸,宋宣和年间,曾出现过“黄金易得,李墨难求”

的局面,宋善和3年,歙州更名为徽州,李墨及其他各大家之墨,遂统一定称为徽墨.

好的徽墨“丰肌腻理,光泽如漆”

,具有拈来轻,磨来清,嗅来馨,坚如玉,研无声,一点如漆,万载存真的特点.

据说许国大学士的高徒,明代大书法家董其昌曾对当时徽州制墨大师程君房所制的“玄元灵气,”

,“寥天一”

等墨赞美不绝:“百年之后,无君房而有君房之墨千年之后,无君房之墨而有君房之名.”

陆岩手中的“留馨古墨”

就是李墨的一种.

研磨之后,会有淡淡的馨香从墨中散发.

不仅没有异味.

反而十分地清香.

让人心旷神怡.

用“留馨古墨”

写出的字迹,重于泰山,字生毫光.

用“留馨古墨”

绘画的墨宝,有魂有骨,有血有肉.

留馨古墨写出的字迹,一字千金.

!暑期看书天天乐,充100赠500点券!:

::立即抢充活动时间:8月7日到8月9日

第218章 察举制实行 黄金台招贤(五更求订阅)

陆岩看到这里,高兴的同时,也有些犯愁.

人才不够用啊.

虽然这段时间“察举制”

开始实行,但是收效甚微.

毕竟察举制刚开始实行,想要收获,还需要一定时间的发酵.

察举制是古代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它的确立时间是汉武帝元光元年.

察举制不同于以前先秦时期的世官制和从隋唐时建立的科举制,它的主要特征是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并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

察举是自下而上推选人才的制度,也叫“选举”

汉高祖刘邦首下求贤诏,要求郡国推荐具有治国才能的贤士大夫,开“察举制”

先河.

惠帝,吕后诏举“孝弟力田”

,察举开始有了科目.

汉代察举制度,严格地说是从文帝开始,他下诏要求“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

,并且定下了“对策”

考试和等第.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