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坛不是奇迹建筑.
而是特殊性建筑.
孔子三十而立,开始创办平民教育,收徒讲学,以扶正摇摇欲坠的殿堂,改变“礼崩乐坏”
的现实.
孔子的教育思想是一种民本思想,“有教无类”
:不分贫富,不分贵贱,不分老少,不分国籍,兼收并蓄.
这一天,孔家小院热闹非常,孔子带领一群青少年垒土筑坛,并移来一棵小银杏树栽在坛边.
孔子抚摸着银杏树说:“银杏多果,象征着弟子满天下.
树杆挺拔直立,绝不旁逸斜出,象征弟子们正直的品格.
果仁既可食用,又可入药治病,象征弟子们学成后可以有利于社稷民生.
此讲坛就取名杏坛吧!”
此后,孔子每日杏坛讲学,四方弟子云集.
《礼记大学》云:“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封建时代的读书人,大凡都有道德,学问的追求,即使处于困境,仕途不达,亦能保持操守,《孟子尽心上》言:“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宋代以前此处为大成殿,天圣二年孔子45代孙孔道辅监修孔庙时,在正殿旧址“除地为坛,环植以杏,名曰杏坛”
于是,“杏坛”
,成为教育圣地的代名词.
杏坛方亭重檐,黄瓦朱柱,十字:结脊.
亭内藻井以细小斗拱装饰,彩绘金龙,绚丽多姿.
亭四周有石栏围护,四方有甬道可通.
亭前石炉,雕刻精美,是金代文物.
亭四周遍植杏树,每到春和景明,杏花盛开,灿然如火.
孔子后裔六十代衍圣公《题杏坛》诗云:“鲁城遗迹已成空,点瑟回琴想象中.
独有杏坛春意早,年年花发旧时红”
这杏坛的作用,乃是教书育人,培养人才.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百姓的教育水平上来了,那么人才也会多起来.
到时候从中选拔.
肯定可以选取很多优秀的人物.
陆岩看到杏坛这个特殊的建筑之后,心中便有了想法.
现在白鹿洞书院马上就要建设完成了.
如果将这个特殊建筑融入到白鹿洞书院,那是不是可以提升白鹿洞书院的文道气运.
陆岩是有这个想法.
但是,他并没有贸然做决定.
因为这“杏坛”
是一次性的建筑图纸.
也就是说,使用了这建筑图纸之后,以后再想建设一个“杏坛”
,就没机会了.
具有唯一性.
第818章 青花瓷(宋) 玉带桥(一更)
如果说杏坛是教育方面的特殊类建筑,那么第二个建筑图纸,也极其不凡.
第二个建筑图纸,乃是关于文化方面的建筑图纸——青花瓷坊.
这是一个专门制造青花瓷的建筑.
云国有白瓷,而且远销各大国家,十分有名.
随着“丝绸之路”
的开辟,云国有一个及其宏大的贸易路线.
几乎横贯整个东海域.
从东州,到中州,然后再到其他的州.
丝绸之路是云国晋升为王国之后的奖励.
陆岩当时没有规划.
后来召集伍秉鉴,沈万三等人,在东海域的地图上,画了一条线,作为丝绸之路.
这条路不仅云国可以走,其他国家也可以走.
只是,丝绸之路毕竟是云国开辟的.
所以在走这条路的时候,游戏会收取一定的佣金,然后反哺给云国.
所以在选择路线的时候,沿途经过的国家,实力都比较雄厚.
在自己的州中,属于那种…霸主级别的.
也只有和这样的强国进行贸易,才会更加地有利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