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4节(2 / 2)

廷圭之父奚超也是制墨名家,后廷圭为南唐后主李煜赏识,赐姓李,改名李廷圭.

李墨松烟轻,胶质好,调料匀,锤捣细,据说存放五六十年后,仍“其坚如玉,其纹如犀”

李墨据说“其坚利可削木”

,抄写《华严经》一部半,才研磨下去一寸,存放数百年,研磨时尚有“龙脑气”.

宋人称之为“天下第一品”

南唐皇帝常用李墨赏赐功臣,宋太祖以后,凡皇帝写诏书,都用廷珪墨.

每年徽州要向朝廷进贡100斤墨.

由于统治者的垄断,市上很难买到李氏父子所造的墨,宣和年间,竟出现“黄金可得,李氏之墨不可得”

的奇缺现象.

庆历年间,一枚廷珪墨,卖到一万钱.

后歙州改名为徽州,李廷珪被后人誉为徽墨的奠基人.

传说,李廷珪制墨,用料非常讲究,要松烟,珍珠,玉屑,龙脑,和以生漆,鹿角胶,犀角,麝香等等名贵物品,捣十万次之后,才制作成型.

所以,李墨坚硬如石,丰肌腻理,光泽如漆,甚至于可以当刀来使,削木裁纸.

陆岩手中还剩下一块李墨,那这是当宝贝藏着.

平时都舍不得用.

因为这东西,用一点,少一点.

他平时都使用方墨,也就是方瑞生制作的古墨.

也不差.

陆岩告别了郭隗,让其好生照料黄金台.

勤拂拭,多上香.

然后带着众人离开了黄金台.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