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江上一笼统,井上黑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
        陈若诗默念几遍,目露异色。
        陈平也不可思议看了刘铮一眼。
        全场都呆了一下。
        这首诗妙啊!通篇写雪,却是没有一个雪字,然而“雪”的各种形态却是活灵活现,尤其最后的一个“肿”字,更是相当传神,堪称点睛之笔。本色拙朴,风格别致。听起来虽简单,却已经到了返璞归真的境界。
        看着这些人的呆愣,刘铮颇为得意。
        这可是前世打油诗的鼻祖!
        天底下第一打油诗,就是这首。虽为打油诗,造诣却是很深,并不比刚才那些诗弱几分。然而这个世界却是没有的,于是刘铮发挥“拿来主义”,糊弄这群人,绰绰有余。
        “好!”
        “好诗!”
        不少人识货的人,纷纷称赞。
        陈平眼睛微微一眯“刘乡候可在?”
        早被自己儿子突发神威吓了一跳的刘大豪听到太守喊自己,大汗淋漓站起来“太守大人,小的在!”
        陈平呵呵一笑“哈哈,你我多年好友,何必拘束。你这儿子好胆色啊,我若把他赶走,岂不是说我堂堂一太守肚量太小?”
        “继续吧!”
        刘大豪心中各种谩骂,多年好友,坑我百万银钱?这话自然万万不敢说出来。
        “若诗觉得呢?”
        陈平看向陈若诗。
        陈若诗如刀子的眼神,剐了刘铮一下,微微一哼坐下,不再为难。她才不信这个纨绔败家子,能闯过接下来的一轮!
        “好,百名已足,接下来,第二轮!”
        刘铮之后,又有几人入围,前百名兴高采烈,似乎前程可见。
        这第二轮,则由太守府的王学士出题,王学士是一个白发老头,捋着胡须呵呵笑道“所谓水为酒之骨,酒为诗之魂。今日大家欢聚一堂,便以‘酒’为题,各自发挥吧!”
        酒?
        刘铮白眼一翻。
        果然听到“酒”这题目,陈若诗那贼拉犀利的眼神,再次瞪向刘铮。看来昨日酒后洋相,是会被这个女人一直记恨在心了。
        这次是那小王爷谢康成率先站了起来,傲然笑道“这次容我先拔头筹!”
        “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
        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
        这小王爷文采斐然,作诗总往孤冷的方向走,也不知道是不是故意讨好陈若诗,但他确实成功吸引了陈若诗的几番注目。
        那白楚峰也站起来。
        “清香裛露对高斋,泛酒偏能浣旅怀。
        不似春风逞红艳,镜前空坠玉人钗。”
        这首诗意境不俗,竟是比那小王爷的都要强上不少。
        接下来的几十个人,都没前面两人出彩。然后,所有人都看着刘铮,眼神不言而喻。他们都觉得刚才刘铮只是瞎猫碰上死耗子,要么就是花钱买来的诗,谁能相信,一个纨绔败家子,突然就文采大涨?
        酒?
        刘铮微微一笑,负手而立。
        喝酒作诗,就这?
        他突然开始感激起来自己初中的班主任来......当年是他拿着戒尺,迫使自己熟背下那唐诗三百首,宋词五百首。
        现在看来,都是本钱啊!
        他拿起一杯酒,咕咚入肚,哈了一声,大声吟道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
        全场皆静。
        一双双眼睛中的眼神,难以言说。
        这是......词?
        啪的一声。
        陈若诗手中筷子,不由落地。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好!”
        “这......”
        “好词!”
        这首词自然不用说了,意境优美,毫无瑕疵。
        人人都听得如痴如醉。
        现场几千人,同时举杯大喝。诗会的气氛,都被刘铮这一首《水调歌头》给带到了一个巅峰。陈平也惊疑看来,但也不忘举起手中那杯酒。
        “我欲斗诗一百篇,金陵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刘铮意犹未尽,渐入佳境。
        突然他觉得眼前这一切很有意思。
        既然要玩,那就玩大。
        昨天诗会撒尿,今日诗会扬威。
        从癫狂这个方面说,岂不是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李太白酒后天子呼来不上船,那岂不是比当众撒尿还要大逆不道,更加癫狂?
        突然,他有点喜欢起被自己鸠占鹊巢的“刘铮”来。天下人不懂你,我懂!
        又是一首?
        而且又是好诗!
        不少人倒吸一口气。
        众人听得酒性大起,纷纷叫好。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卖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换来花下眠。
        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刘铮完全停不下来了,虽然手中这浊酒,比起后世的白酒来,味道差了太多,但他并不在意。想起前世一条九九六社畜,但那毕竟是自己的人生......而今,再也回不去了,只有一醉方能告别过去,开启他的新生。
        其他人,听得这一首一首惊为天人的诗句,以前却没听过,自然再也不会怀疑刘铮这个败家子的文采。只是他们在想,莫非以前,这个小子是在藏拙?
        而更震惊的,其实是陈若诗。
        这个登徒子为什么这般有才?谁都知道,陈若诗是凉州第一才女,对这诗词歌赋最为痴迷。
        那为何昨日醉酒和今日大醉之后的表现,却如此大相径庭?
        莫非只是想占自己便宜?
        想到此节,她不由啐了一口,那张一直保持着淡然的脸上,闪过一道红晕。
        “好诗!”
        “公子大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