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章 聪明人
对面的办公室里,李唐正在和张一百一起看宁皓去年获得大学生电影节最佳导演的那部作品《星期四,星期三》。
一开始李唐听说张一百帮刁一男找了个去年获得京城大学生电影节最佳导演奖的导演做副导演吓了一跳。
他清楚地记得去年获得第8届京城大学生电影节最佳导演奖的是北影厂的导演夏刚,那可是《大撒把》的导演,还是拿过金鸡奖最佳导演奖的第五代导演之一。张一百何德何能居然请出这位来给刁一男保驾护航。
最后问清楚才知道搞了个乌龙。
原来这个去年大学生电影节的最佳导演奖不是从入围的二十九部电影中评选出来,而是除了这二十九部入围电影,另外电影节还收录了近百部大学生的录像作品。这些作品大部分来自全国各地综合性大学非专业的大学生作品,还有一些则是来自北电、中戏、上戏、北广等专业的学生作品一起PK。
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就是去年京城大学生电影节入围的那二十九部电影相当于是主竞赛单元,而那近百部大学生的录像作品又大致相当于威尼斯电影节鼓励新人导演的逆流而上单元。而张一百帮刁一男找的那位副导演就是在这个相当于逆流而上单元获得最佳导演奖的那位,目前还是北电摄影系一个大四的学生。
不过当他听张一百吹嘘这位大四的学生最早是学美术设计的,之后又学过导演,而且摄影技术也相当棒,几乎是全才时,倒是蛮有兴趣的,于是在张一百的提议下决定见一见这位全才。
要知道一部电影的幕后主创,除了导演和编剧,最重要的两个技术岗位就是美术设计和摄影。说句不夸张的话,如果真如张一百所说,那么这位全才几乎一个人就能完成一部作品了。
这不,今天上午张一百还特意拿来了这位全才的这部获奖作品。
在整个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好莱坞的黄金时期中,曾经也诞生了无数优秀的独立电影。这些独立电影可能因为“不够艺术”而不受欧洲三大电影节的待见,但是就电影的叙事结构、摄影风格,包括故事类型等等很多都突破了传统,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宁皓忙应了一声,都顾不上放下手里的咖啡杯,直接就端着过来了。
因为是录像带的缘故,画面看起来很粗糙,片长只有七十来分钟。
宁皓这才意识到自己手里还拿着咖啡杯,端着也不是,放下也不是,一时很无措,嘴里还不停地解释道:“我就是刚刚看到李老师很激动,一时就给搞忘了……”
没办法,胖子都嗜糖。李唐一般都喝清咖的。
“在呢!”
但心里早已是一阵滚烫,自己原先打算好好表现一番,目的不正是想获得眼前这位大佬肯定么?
张一百看到宁皓居然端着个咖啡杯进来,不由调侃道:“哟,浩子啊,咖啡喝上瘾啦?”
这时在楼下的小赵听到动静走上来,她充当服务员的角色,正要准备泡茶加水,李唐摆摆手道:“给我也来杯咖啡吧。”
李唐稍一沉吟,点头道:“还行,技术上没问题。”
“别别别,李老师,您叫我浩子就行。”这货忙不迭道。
“我……”
第一个故事是被第二个故事的男主人公观看的故事;第二个故事中某个节点是第三个故事的结尾;故事三中的结尾是故事二的某个节点。在这个节点发生地点的旁边是第四个故事的发生地点,第四个故事的女主人公又是第一个故事中的主人公。
李唐笑着招呼道:“没事没事,宁导,请坐!”
包括此时站在自己面前的张一百同样也善于借鉴。
总的来说,这部片子就象是个拼盘,很多细节都会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虽然他没有证据,但至少说明这位导演很鸡贼,很懂得借鉴,且对外国电影,尤其是美国的独立电影的阅片量很大。
第二个故事则讲的是在地道里卖唱的北漂青年狼狈不堪的生活。
“不打扰,刚刚我和张导一起看了伱的那部获奖作品,拍的不错,想法很新颖,正好一起聊聊。”
只是他却感到有点眼熟,因为在这部电影中他看到了类似《发条橙》和《罗拉快跑》这种叙事结构的影子。
李唐觉得这部片子之所以能够获得录像带学生作品的最佳导演奖,很大程度就是冲着他的这个独特的叙事方式给的。
宁皓看了一眼杯子里仅剩不多的咖啡,稍稍迟疑了一下才朝赵洛瑶客气道:“麻烦赵助理,那我也来一杯,两块糖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