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7章 刮目相看(2 / 2)

第二次和上影厂合作,干脆连剧本审查都没通过。后来贾科长终于学乖了,以摄影师余力为的名义在香港成立了胡同制作影业公司以此来规避内地的审查。

然后李唐也是看样学样,成立了盛唐影视(香港)有限公司。当然名义上依旧是中国电影,毕竟香港是中国的香港。

“东四那边新开了一家会所,环境挺雅致的,吃饭喝茶都有。”

大概就这两年开始,京城冒出了很多四合院的会所,一个隐藏在胡同里的二进或者三进的四合院,重新装修,里面吃饭、喝茶乃至睡觉的地方应有尽有。

京城毕竟是帝都,各种达官显贵聚集,出入高档酒店宾馆难免扎眼,于是乎这种隐秘的会所便拥有巨大的市场。

如今这类会所越开越多,顾客范围也逐渐扩展到了明星群体。明星一方面也确实有掩人耳目的需求;另一方面明星有钱,又因自身社会地位不高还特别想往达官显贵的方面靠拢,自然也就趋之若鹜。

当然能开这种会所的都是有背景的,一般安全是足够能保证的。至于价格之类的都不重要。

“嗯,地方你就看着安排吧,等我和齐导约好后再告诉你具体时间。”

不得不说当年李唐只收了三万片酬接拍《押解的故事》是个再明智不过的决定,他不但凭借此片荣获了金鸡奖最佳男配的奖项,同时也收获了导演齐心的友谊。

这些年齐心始终稳稳地坐在电影局负责电影制片、发行、放映等业务的位子上,虽说级别不高,但却是官小权大,加之他早在八十年代就已经进入电影局工作,资格也老。去年听说中影方面有意想将他调过来负责整个集团的影视策划及剧本审查,同时还能提一级。

应该说条件还是很诱人的,但是他思前想后还是决定依旧留在电影局。说到底中影就算牌子再大,那也是电影局领导下的二级单位。

回到公司李唐忙了一个下午才把积累下来的文件账目粗略看了一遍,然后一一签字。去年公司的收益不错,但开销也大,且不说公司目前三十多人的规模,光人员工资就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单单就上海那套老洋房的装修,前前后后差不多已经投进去小二百万了。

现在想想李唐多少有点后悔,当初买老洋房一方面是为了投资,另一方面也是想圆一下拥有老洋房的梦想。但现在似乎有点得不偿失,装修的这么好,他也不一定搬进去住,毕竟光棍一条哪儿都能住。

其实当初最好的处置是将老洋房简单装修一下,将来作为公司在上海办事处办公地点。这样不但能够用租金的方式来冲抵公司的成本,同时也能让他在收入租金的同时规避掉一部分的个人所得税。按照前年出台的新政策,个人按照市场价格出租居民住房收入的所得,按照10的税率征收个人所得税。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