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世之间,歌者娱人,乃贱业。可不像后世一样,唱歌的能成大明星,拥有社会地位。
在这个年代,女子执此业还好,还有机会成就大名声。比如名动天下的第一才女尚秀芳。但除尚秀芳之外,绝大部分执此业的女子,在世人眼中,还是跟青楼女子一样卑微。
而男子若行此业,连尚秀芳那样的机会都没有,一辈子都是执贱业者,是下等人了。
所以,独孤策才从不在人前一展歌喉,免得损了他门阀贵公子的形象——对今生的身份,他用得很满意。独孤阀贵公子的身份,对他的采花大业,有很大的加成效果,他暂时还不想损了这个身份。
当然,等到他修成元婴,能真正地天下无敌,碾压一切时,他想干什么就能干什么了。只要他自己不怕丢脸,哪怕光着身子,跑到皇城顶上唱小苹果,那也是没人敢置疑的。
现在嘛,距离成就元婴,还差着三个鼎炉,还是稍微悠着点好。免得名声坏了,女孩子一听到他的名字扭头就走,害他要真正的用强,那可就不美了。
“怎么,你不情愿?”
见独孤策为难,独孤凤扁了扁玫瑰花|瓣一般娇|艳|欲|滴的嘴儿,嗔道:“是让你唱歌给自己的妹子听哎,傅君瑜也是你的人,就我们两个听众,又不是要你去当众表演,你倒是在为难个什么劲?对着自己妹妹,你难道还要端着独孤公子的架子?”
独孤策转念一想,独孤凤说的也对,这里四野无人,天地寂寥,听众就两个,一个是对自己死心塌地的婢女傅君瑜,另一个是自己的妹子,唱歌给她俩听,倒也不算跌份儿。
反正她们也不会把这事儿传扬出去,不是吗?
既如此,让自己喜爱的人儿开心一下,又何乐而不为?
当下独孤策便清了清喉咙,清唱起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这首水调歌头,既是流传千古的名词,配上曲,也是一支悠扬动听的好歌——话说,“词”这种文学体裁,自萌芽于南朝,兴起于隋唐时,本就一直是配合乐曲填写的歌词。
而即便此时没有伴乐,独孤策清唱出来,依然唱出了词中意境,叫独孤凤和傅君瑜,直听得美眸异彩涟涟,对月中广寒宫、天上嫦娥舞的美景悠然神往。同时也对歌中表述的,广寒仙子高处不胜寒,独舞在月宫的孤寂,生出几分悲悯同情。
而最后一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更是唱出了她俩的心声。
独孤凤一双美眸,定定瞧着独孤策,眸中柔|情,浓得化不开。傅君瑜亦是痴痴凝视,久久不愿将视线自独孤策身上挪开。
一曲终了,独孤凤静默良久,才幽幽一叹:“哥,你不会离开我的吧?”
“你都问过好多次了。”独孤策屈指,在她凉凉的鼻尖轻轻一刮:“哥也再向你保证一次:我若飞仙,必携你同行。”
“虽然知道你在吹牛,但听起来还是很开心。”独孤凤绽开甜笑,轻轻颔首,又一脸神往地轻吟:“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独孤策笑一笑,拉起她的纤纤玉手,道:“别这么多愁善感,一首小曲而已,不登大雅之堂。来,我们继续赶路。顺便再给你们讲一讲星殒剑法。”
接下来,旅途继续。
赶路之时,独孤策为独孤凤、傅君瑜讲解剑道,将自己的领悟,一一说来。兴起时,便与独孤凤、傅君瑜徒手比划几下,一边赶路,一边修行。偶尔还会应独孤凤的要求,在四野无人时,唱上一支歌,逗自家妹子开怀一番,虽在寂寥天地远行千里,倒也不觉无聊。
三人都是高手,即便徒步赶路,速度也是极快。不过半月时间,便一路经过襄城、南阳二郡,来到了襄阳郡地界。
独孤策的最终目标,是襄阳南边的竟陵。
那里,有一个他志在必得,财se兼备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