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6节(1 / 2)

李儒大惊,劝谏道:“太师三思!千金之子尚且坐不垂堂,更何况太师万金之躯?洛阳城中,尚有我十万西凉大军,遣一大将统率,足以将吕布逆贼碎尸万段,何需劳动太师亲征?”

董卓年轻时,武勇之名,威震西凉,羌胡皆惧。如今已然年老,且地位渐高后,鲜有亲自出手机会,身形也完全胖得走了样,仿佛一尊肉山,予人一种痴肥蠢笨之感。

但李儒身为董卓最信任的谋士,深知自家主公肥硕的身形下,潜藏着怎样可怕的力量。不过即便深知董卓的力量,李儒也不愿董卓亲自上阵冒险——对手可是吕布!

那吕布,本就武勇冠于天下,而今晚展现出来的力量,倘若方才那小校没有夸大的话,已然脱离了“人”的范畴,比起其曾经展现的力量,已有了质的飞跃!

那样的吕布,李儒实在不敢让董卓以身犯险。

然而,董卓根本听不进劝谏。他像只暴怒的狮子,挥舞着佩剑厉声咆哮:“吕布贼子,背叛成性,吾不亲手杀他,难消我心头之恨!你无需再劝,速为孤召集兵马!”

李儒见状,知道董卓心意已决,绝难再劝,只能无奈地摇了摇头,就要下去召集兵力。

然而就在此时,一把震雷一般的声音,忽然在太师府上空滚滚响起:“董卓老贼,你的末日到了!”

第一卷 623,呼风唤雨,五雷轰顶【第一更】

“董卓老贼,你的末日,到了!”

听到这把霹雳雷霆般的叱喝,正如怒狮般走来走去的董卓,蓦地停住脚步,面容狰狞,咬牙切齿地吐出二字:“吕、布!”

李儒则大惊失色,脑中闪过一连串的疑问:“吕布怎杀到太师府来了?他不是去皇宫了吗?怎这么快就到这里了?太师府有三千飞熊军守卫,足可当三万普通精锐。吕布想犯太师府,不尽起他麾下并州军团,几无丝毫可能。但如此短的时间,他怎来得及调兵遣将?”

飞熊军,乃是董卓的亲卫军团,军旗上绘有肋生双翼的飞熊图案。其成员,皆由西凉军中精英,及能人异士组成。

飞熊军虽全军仅三千人,但足可当三万普通精锐。在李儒看来,吕布想要进犯由三千飞熊军守卫的太师府,非得尽起他麾下的三万并州军不可。

然而,董卓虽表面上信重吕布,内心却对他有所防范。因此三万并州军,并未获准在城内驻扎,全都驻扎在洛阳城外。能随吕布进驻洛阳内城的,仅数百卫士而已。

退一万步讲,就算吕布暗中早有准备,早已动员大军,可三万大军并非一个小数目,行动起来势必声势喧天,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无声无息潜进城中。只要稍一动弹,就势必会为多方察觉,不消片刻,消息就能从多种渠道,传至太师府中。

因此李儒绝不相信,吕布能引大军来进犯太师府。

但,倘若他没有带领大军,又是哪里来的底气,令他敢于进犯由三千飞熊军镇守的太师府?就凭他带着攻击皇城的数百卫士?

大惑不解的李儒却不知道,独孤策与王允见到小皇帝,请下讨董诛逆的圣旨后,只带了两个人前来太师府。除那两人外,便再未动用一兵一卒——王允、高顺、陷阵营,全都被独孤策留在了皇宫,陪同保护小皇帝。

此时此刻,独孤策便带着那二人,驻马太师府外,看着巍峨门楼下,紧闭着的太师府大门。

“太师府虽占地广大,驻扎三千飞熊军已是极限。不过飞熊军不同于普通军队,乃是董卓亲卫,人人皆有一身不弱的本领。三千飞熊军,足可当三万大军。”

独孤策左侧,一名五官深刻立体的青年文士,双手笼于袖中,身姿端正地骑乘于战马背上,缓缓说道:“另外,洛阳城中,还有十万西凉大军,分镇四方。一旦不能速战速决,给了董卓调兵遣将的时间,那么我们将要面对的,便是自四面八方不断来援的西凉大军。届时,后果不堪设想……”

这青年文士,正是贾诩贾文和。

他天生拥有一双通灵“心眼”,能看到许多凡人看不到的东西。因此在从独孤策身上,看到某些不可言喻的气机后,贾诩毫不犹豫,带着他的人投降了独孤策。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