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1节(1 / 2)

貂蝉听了独孤策对蔡琰的赞叹,心里颇有些吃味。她眼神微妙地看了看独孤策,又看了看蔡琰,心中嘀咕:“这家伙,不会真看上昭姬了吧?她可是有婚约在身的……”

蔡琰羞~涩无措了一阵,终于醒悟过来,红着脸儿盈盈一礼,羞声道:“温侯过誉了。琰只是一介女流,哪当得温侯盛赞?琰担当不起呢。”

轻轻抿了抿樱~唇,蔡琰继续说道:“家父此次获罪,险遭处斩,多亏温侯一力转圜,保下家父性命。琰在此,拜谢温侯对家父的救命之恩。”

独孤策道:“莫客气,你父亲已经谢过我了。”

蔡琰认真道:“家父虽已谢过温侯,但琰为人子女,亦当知恩、感恩。温侯在上,请受小女子一拜。”

说罢,她就要大礼拜下。

“昭姬心意,吾已收到。些许俗礼,便免了吧。”说话间,独孤策大袖轻舒,遥遥一拂。蔡琰顿觉面前平空出现一股无形大力,托住她的身体,令她无论如何,都拜不下去。

“温侯……”蔡琰抬头,望向独孤策。

抬首间,她视线与独孤策双眼一对,芳心顿时又是重重一跳,只觉那双眼看似温润内敛,实则仿佛一对深不可测的黑渊,既蕴含着莫测的凶险,又散发着莫明的魅力。令她有种明知是火坑,却好想跳下去一窥究竟,乃至甘心沉沦的疯狂念头。

“蔡琰,你怎么能如此胡思乱想?你已是许了人家的女子,年后就要去夫家成亲。怎能如此不知羞~耻?”

意识到自己疯狂的念头后,蔡琰心中百味陈杂,自责不已。

但再怎么自责,再怎么自我压抑,某些疯狂的念头,已在她心头扎了根,更野草般疯长着,不断蛊惑着她,催促着她,要她抛开一切凡俗礼仪的束缚,来进行一场她这一生中,迄今为止,最为精彩的冒险……

而独孤策仿佛不知道蔡琰心思,微笑说道:“昭姬小姐,听闻你家藏书颇丰,规模不逊皇宫藏书,且收藏的书藉,质量均属上乘,甚至皇宫书库未有收藏者,你家中亦有收藏。今我欲行印刷之法,刊发文章典藉。不知昭姬小姐,可否助我一臂之力?”

祭天之后,独孤策声威正隆,权势高涨,当然要趁热打铁,推行一些举措,进一步巩固他的权势威望。

至于点名让蔡琰帮助……那显然是有着某种男人都懂的用心了。

第一卷 654,才女慕英雄【第二更】

一辆马车,行驶在洛阳长街上。车轮碾过石板,发出极富韵律的辘辘声。

蔡琰端坐车中,双手如捧至宝一般,捧着一本蓝色封皮的书籍,目不转睛地看着书页。

“这便是用雕版印刷术,印刷的书籍,所用纸张,比蔡侯纸好了不知多少倍,洁白如雪又富有韧性,不洇墨迹……有了这纸,竹简木牍,从此可以弃用了!”

蔡琰的父亲蔡邕,乃是华夏历史上第一个私人藏书家,家中藏书上万卷,比皇室藏书都不逊色。因此蔡琰最是清楚,竹简、木牍到底有多笨重麻烦。

以《诗经》为例,一部诗经,全书三万九千余字。以一枚竹简刻录四十字,则刻录诗经全书,需足足九百八十片竹简!

一片竹简长二尺四寸,九百八十片二尺四寸长【0.56米】的竹简,那该是有多么庞大的体积?又该是有多么地沉重?

蔡琰没仔细称量过书卷的重量。

她只知道,每次阴雨天后,为防家中藏书受潮发霉,将那上万卷藏书取出晾晒时,都得兴师动众一番。

为免下人笨手笨脚,弄坏了珍贵的书籍,连她老父蔡邕,以及她自己,都要参与到劳动中去。一天辛劳下来,往往累得浑身是汗,腰酸背疼。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