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气杀俺也!”
类似的对话,在这一路之上,屡有发生。
曾经威震三界的齐天大圣孙悟空,在新生代的妖王们眼中,已然只是个瘦瘦小小的痨病猢狲,单凭名号,几乎震不住任何人。
非得大圣亮出手段,做过一场,扫~荡妖邪,才能安然路过。
一路逢山开路,遇水搭桥,见妖降妖,遇魔诛魔,说不尽的辛苦磨难。不觉暑尽寒来,又是一番冬夏。
西行取经的队伍,也不知不觉,渐渐壮大。
唐僧的坐骑换成了白龍马,手下的徒弟也多了两名——途经高老庄,收伏猪八戒。过道流沙河,收伏沙和尚。
唐长老以为,白龍马、猪八戒、沙和尚,都是犯了天条受贬的仙家,却不知道这三位,其实都是混进取经队伍里别有用心之辈。
自独孤策登极西极帝君,又晋位金仙之后,因着联手对抗八仙的交情,本就没什么靠山,混得惨兮兮,随便谁都能上门欺负一把的四海龍王,立马向西极帝宫积极靠拢。不但年节常有供奉,知道西极帝君好色,还每隔百年,都选派质优龍女献上。
西海龍王甚至还应西极帝宫要求,让自己的三儿子小白龍上演了一出苦肉计,将小白龍送进了取经队伍中,承担坐骑苦力,为西极帝宫贴身监视唐僧。
唐僧二弟子猪悟能,来头更是不小,乃是太上老子唯一弟子,玄都大法师的传承。官拜天蓬元帅,执掌天河水军。
如此大的官职,如此不一般的后台,当然不可能仅仅因为调笑嫦娥几句,就被剥夺仙格,打下凡间,还投了猪胎。
老猪就是带着老子的意志来的。他的遭遇,也不过是一出苦肉计。
加入取经队伍后,猪八戒忠实执行着破坏取经大事的计划,溜须拍马奉迎唐僧,想方设法喊苦叫累,稍遇挫折便要分行李散伙。甚至还处心积虑离间孙悟空和唐三藏,经常让唐僧觉得孙悟空不乖,念紧箍儿咒咒他。着实让孙悟空吃了不少苦头。
可惜唐僧取经之意坚不可磨,无论受到何等挫折苦楚,都不改其志。
而孙悟空虽对唐僧的迂腐有所怨念,也很讨厌唐僧时不时咒自己,但既然已经戴上了紧箍,逍遥自在就别想了,只能老老实实护着唐僧去灵山,寄希望于完成护送任务后,如来能帮他去除束缚,复得自由。
因此,猪八戒虽然已经很卖力地想将取经队伍折腾散伙了,但队伍还是不曾真个散伙,还是一路向着灵山而去。
至天唐僧三弟子沙悟净,乃是玉皇大天尊的卷帘大将——卷帘大将当然不是给玉皇大天尊卷帘子的,他这个官职,相当于玉帝的贴身带刀侍卫,乃是玉帝的心腹。
此等贴身心腹,怎可能仅仅因为失手打碎一尊琉璃盏,就被贬下凡间为妖,还日日受刑?
所以,沙和尚进取经队伍,也是一出苦肉计,代表着玉帝的意志。
不过沙和尚是个老实神仙——他是玉皇贴身侍卫,不是首席智囊。领导对贴身侍卫的要求是什么?实力强否都在其次,重点在于必须沉默寡言、嘴严守密、忠心耿耿、吃苦耐劳。
这样一个人,再怎么忠诚,也是不适合做奸细的。
所以沙和尚进入取经队伍后,赫然成了一把苦力好手,粗重活计、苦活累活,基本给他包圆了。
倒是奸细的本职工作……除了用心记下唐僧、孙悟空、猪八戒平日里一言一行,隔段时间向上面汇报一次之外,他就没发挥过任何作用了。
不像猪八戒,还成功地离间过孙悟空、唐三藏好几次,让孙悟空吃了苦头,心里记恨唐三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