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童姥一看虚竹晕倒了,心中十分疑惑。既然虚竹能够抵挡自己的生死符,那么他一定就身怀绝技,功法深厚,就算是站着不还手,被自己打了几掌,也不至于像这样一般脆弱。天山童姥大步走上前去,仔细的检查了一下虚竹的伤势,惊讶地发现,虚竹并没有任何内功。
而此刻虚竹受的伤已经十分严重了,天山童姥皱着着眉头觉得十分奇怪,为什么这个小和尚没有任何内功却又方法抵挡自己的生死符呢?天山童姥,心中感到十分奇怪,她决心一定要发掘出虚竹的秘密。
于是天山童姥从怀中取出了一粒丹药,他讲虚竹扶起来,将这粒丹药送到虚竹的口中,然后一掌拍在了虚竹的后背上,用内力催动着虚竹将丹药的药力化开,在确定了虚竹已经吸收了药力之后,天山童姥又将虚竹放在了地上,静静的等待着虚竹再次醒来。
果然这粒丹药的药力十分惊人,不一会而虚竹浑身的经脉就已经畅通了,虚竹睁开了双眼,突然又弯下腰,吐了一大口淤血出来,这一口淤血吐出来之后,虽然虚竹的脸色十分苍白,但是它已经脱离了生命危险。
他抬起头又看到了那个让自己十分痛苦的噩梦天山童姥,强打着精神,淡淡的对天山童姥说到:“我真的只是一个普通的小和尚,跟施主之间,并没有任何直接关系,我也不知道施主究竟想从我这里得到什么消息,小僧从来不骗人,知道的,已经全部告诉施主你了…”说罢,虚竹又虚弱的躺了下来。
天山童姥看着虚竹,冷笑了两声,说到:“你不用跟我装疯卖傻,你身上一定隐藏着大秘密,你觉得还能在我面前隐瞒多久?姥姥我的手段还多着呢,我倒要看看你这个小和尚是不是真的就刀枪不入,软硬不吃!”
说罢,天山童姥转身就离开了这间密室,只留下了虚竹一个人待在这里,慢慢的疗伤,虚竹叹了一口气,他没有任何办法,只得再次端坐在那里,默默地诵念着佛经。
天山童姥转身离开密室之后,并没有在这间冰窖中久留,而是一转身一路离开了这个冰窖,出门之后,整个天地豁然开朗,天山童姥抬头眯着眼看了看蓝天白云,心中默念道:“你不是一个老实巴交的小和尚吗,这一下,我让你尝尽世间的繁华,等你破了佛门戒律之后,我看你还拿什么硬撑!”说罢,天山童姥一闪身就消失在了这一座大殿之前。
过了大概半日的功夫,天山童姥再次回到了这里,这一回她的手中竟然提着一包一包的大鱼大肉,还有两坛美酒。
天山童姥的动作很快,一瞬间就到了虚竹所在的密室之中,她仿佛知道了整个西夏一品堂的秘密据点,此刻已经在没有一个人存在,所以她更是大摇大摆的将西夏一品堂的这个据点当成自己的老巢一般。
天山童姥推开了们,看见了仍然在打坐念经的虚竹,笑了一声:“哼,死和尚,你看看姥姥给你带什么好东西了!”说罢,还摇了摇手中的大鱼大肉和两坛美酒。
虚竹睁开眼睛,看到天山童姥来到自己的面前,带着很多酒肉,并不答话。他虽然已经从少林寺下山,可是并没有代表他已经还俗了,他的心中只不过对佛法的理解,和少林寺有些分歧。他下山的目的,也正是想要寻找到心中的答案,他仍旧是把自己当做一个需要遵守戒律清规的和尚,所以他看都没有多看一眼天山童姥带来的大鱼大肉,就继续的闭眼诵念经文。
天山童姥冷笑了一声,看着虚竹紧闭双眼继续诵念经文,天山童姥懒洋洋的说道:“这么好的东西,既然你不吃,那就别怪姥姥我不想着你!”说罢,天山童姥就在虚竹的面前大吃了起来,一边撕下一块鸭腿,一边喝了一口美酒,好不自在!
饭香不一阵就飘到了虚竹这里,虚竹从小就在少林寺长大,从来都吃的是少林寺的素斋素饭,哪里见识过如此的大鱼大肉,这饭香如此扑鼻,小和尚虚竹闻过之后,都快要晕倒了。
虚竹从这一路踏上前往西夏的旅途,就没有好好的吃过一顿饱饭,化缘而已,只不过是求几块干粮充充饥,可是虚竹毕竟还年轻,身体承受不住那么大的压力,从下山以来从来都没有吃饱过一顿饭。如果此时此刻摆在虚竹面前的,是一顿素斋素饭,那么虚竹就立马毫不犹豫的大吃一顿!
第五卷《天龙八部》105食诱
可惜,此刻在虚竹面前的,可是大鱼大肉的荤菜啊,虚竹虽然看着眼前的饭菜闻着觉得香气扑鼻,可是一旦想到这些肉都是从动物的身上血淋淋的取下,在通过复杂的手段烹饪而成,虚竹就没有任何的胃口了,只是心中觉得十分残忍。
可是天山童姥并不理会虚竹心中究竟是怎么想的,她自顾自的大吃大喝,将剩余的残羹剩饭扔的到处都是,这一下,饭香酒香混在一起,更显得诱人。
可是虚竹虽然腹中十分饥饿,却是看也不往天山童姥哪里看上一眼!过了大概一炷香的功夫,天山童姥已经将带回来的美食一扫而空,剩下的残羹剩饭,她也并不在意收拾,就这样散乱的摆放在虚竹的面前。
天山童姥酒足饭饱以后,满意的抹了抹嘴,对虚竹说道:“怎么样,小和尚,饿了吧?你想不想在吃一份呢?你要是想吃,就跟姥姥我说,姥姥自然再去给你买一份,怎么样!”
虚竹听见了天山童姥的诱惑,并不答话,而是依旧禁闭着双眼,只不过念诵经文的声音稍微大声了一点,天山童姥看虚竹并没有什么反应,冷笑了一声,转身就出门离开了。
虚竹一个人待在这间密室,好好的反思着这些天来遇到的事,忽然,虚竹就觉得自己做的不太好,觉得自己的选择,不一定就非常正确,如果当初在少林寺一直待着,也不会有今日的这一番经历。
虚竹心中虽然在反思着过往的这些日子,可是他并没有动摇,他只是觉得自己当初的追求可能对他人来说过于苛刻了,自己固然是选择了一条与众不同的路,可是少林寺的众位师兄弟,师叔师伯们,甚至还有方丈玄慈大师,他们的佛法也没有错。自己只是固执的认为自己能够走上一条真正的能够见证佛祖的路,现在回头一想,虚竹略认为自己当初有些偏颇。
世上大道三千,谁也不能说谁是错的,自己固然有自己的选择,可是当初为什么又要固执的要求他人呢……虚竹想到这里,不禁又想起了自己在少林寺时候的时光,虽然一直没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相反,自己在少林寺中一直也是孤孤单单的一个人,可是自己的禅房,后山的花草树木,每一个师兄弟,师叔师伯现在想起来,都觉得十分的亲切。
虚竹的年龄毕竟还小,虽然在佛法造诣上有天纵之才,有机会触摸到佛祖的真谛,可是离开了一个自己熟悉多年的地方,突然落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心中还是有一些失落的,如果有要事去办,那么还好,他不必去想这些凡尘杂念,可是自己现在是这番境地,落魄至极,神识虚弱而且身体仿佛散架了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