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节(1 / 2)

我的妖怪女友们 6348 字 2023-03-19

“我说过,任务途中,任何要求,我都可以最大程度满足你。”

那神情,坦然如窗外的阳光。

这话的意思很简单……“你做你的,不用顾忌任何东西,我可能做不出太多贡献,但绝不会拖后腿。”

蔽者用着某种很像日漫里那种,对恋爱中的女儿说“你最近经常提起那个(重音)男生呢”的声调,道出一句“吼~任何要求呢……”

与此同时……其目光,还刻意地往白吟和龙螭身上来回飘了下,并露出了意味深长的笑容……总之,就是相当欠扁。

“虽然我不知道你想说什么……”白吟虚起眼,“但我有必要提醒你一下,你方才,关于‘开房’的言论,还储存在我这里……”

“呵,我怕你?”蔽者不屑一笑,“说的跟我听你的话你就不会出卖我似的!”

白吟,陷入了沉默。

龙螭:“……”

你为什么要沉默啊喂!也就是说他说对了是吗!?

——看,好好一位妖皇,跟对策局长谈笑风生的大佬,竟是被逼成了吐槽役。

而蔽者,也不负众望地朝龙螭问出一句:“要这么说,他要带你开房,你也同意咯?”

然后,他便听到,这位漂亮到不像话的大小姐回了一句:

“那是自然。”

顿了顿,“事实上,自从我见到他开始,我们一直都是在一个房间的。”

“虽然,一开始的时候,他让我有些……无法接受。”她说,“但……适应之后,我也能发现,白吟并非那种会让我感觉冰冷的人,倒不如说,其实十分温暖。”

龙螭就是龙螭,她永远都是骄傲的,坦诚的,像是阳光下的冰雕,每一寸都剔透且澄澈。

她绝不会被偏见所误导,更不会因此对某个人一直厌恶……而白吟,恰好就是那么一个外在可能很吓人,可本质却称得上“温柔”的家伙。

不论是方言君的事,还是燕归来的事,做了之后,对他的“正反馈”都不大,但……他还是去做了,不为什么,只是为了自己的“心”。

破去以往旁观时的“隔膜”,龙螭才发现,那个无所顾忌的,似乎任何事都引不起其感情波动的“算仙”,本质上并非什么理性、冰冷,且无趣之人,他会主动为陌生者买些玩具木马,会大半夜跑出去只是为了看看夜景,还会在任务之余主动调查一下当地有名的咖啡厅……

当然,丧心病狂的成分也有,对此,前面那位当地老大卡瑞德可以很好的诠释这一点……

龙螭说出这些,倒不是想获得白吟的认可什么的……她就是她,堂堂螭龙,没必要用这点小心思,他人怎么看她,与她无关。

……但,你们为什么要用这种奇怪的眼神看着我?

对面,蔽者嘴角抽搐。

我想想啊……“在一个房间”,“一开始无法接受”“冰冷”“适应之后发现温暖”……

嗯……

好家伙……这话我听着怎么这么不对味儿呢?

与心爱的你行至世界尽头(上) : NO.19 这个皇子有点倒霉

在正式开始这个故事前,咱们有必要就这个世界的“明朝”说明一下。

所谓“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和咱们这边儿一样,在夏国,易经不只代表一本书,还代表一种深入骨髓的文化。

拿开国皇帝兼顶级劳模朱元璋举例吧,他当年打天下的时候,身边就跟了一位名为姓刘名基,字伯温的兄弟,其计划立定,人莫能测,在民间,也有“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的说法。

在这个世界,但凡顶级谋士,往往都会钻研些“课外知识”,原因也挺简单,反正他们都已经聪明到脑浆溢出了,闲着没事儿干,多学点东西,就当消遣,别的不说,若是有人问起最近在做什么,你说你在家看书,总比说你刚去教坊司玩了把一龙十凤强多了是吧。

当然,你要是真能一龙十凤,某种意义上,也比读书厉害多了……

作为能和全通全精的诸葛亮齐名的男人,刘伯温本人也是博学多才,其不仅主业(谋划天下)成绩出色,还精通天文、兵法、数理,尤擅易经之中的五行八卦。

在这个世界,“五行”可不单指某种哲理或知识,它是可以化作真实不虚的力量的,这让我们不得不怀疑,演义中,诸葛丞相空城吓司马时,是不是真在城里藏了什么杀机无限的阵法……要我看这么位狠人坐城头弹琴,摆出一副请君入瓮的架势,我也不敢进。

受刘伯温的影响,朱元璋本人对五行八卦之类的学问非常尊重(挥挥扇子就有金木水火土,要我我也尊重),为此,他给自己的子孙在安排名字的时候,特地安排道——朱家子孙名字必须要按照木、火、土、金、水作为偏旁部首。

老朱安排这么一个规定的时候,肯定没多想,至少,也没预估过自己后辈的繁衍能力……

诸位,那可是封建帝制时代,这就代表,任何东西,只要沾上“皇族”这词儿,其价值必然会直线上升,便是皇帝微服私巡,入住某家时留下几张擦屁股纸,怕也是会被平民供奉在自家祖宗的牌位前,享受同等待遇,三牲六畜,香火祭祀……

物品尚且如此,更不用说人了。

诸位,倘若你生活在这么一个时代,恰巧跟皇帝沾亲带故,保证吃穿不愁,衣食无忧,每天在丫鬟的温香软语中入睡,然后活活被自己帅醒,且此时没有任何娱乐设备,你会怎么做?

那还能做什么,吃喝玩乐睡女人呗。

显然,那些人也是这么想的……愚公移山的时候曾说,“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子孙孙,无穷匮也”,但这话是因为他是平民;皇族可不一样,他们并未限定妻妾的数量,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的子孙可都是指数性增长的。有的诸侯王,一生就生一百多个,他自己都认不清。

这就导致,很快,带“金木水火土”的字儿就不够用了……于是,他们就开始造字。

反正是皇帝嘛,他想造点字儿,打的还是祖皇帝的旗号,你还敢拦着?

从后世人的角度看,这样的好处有两种,其一,充分表现出了对五行的尊重,若是某天,突然出现一位刘伯温这样的大佬挥着扇子杀进寝宫,好歹能用这事儿求个情;其二,等隔壁那位名为门捷列夫的老兄发明元素周期表时,这些生僻字儿也可以去充当那些元素的代称……

是的,我们真的是这么做的,比如朱聿鐭他的鐭,其实就是元素周期表里“锇”的旧称。

除此之外,也有某些坏处……深受其害的就有我,为了写出下面的名字,我把输入法翻了二十多页,眼都快翻瞎了,才找对字儿。

这个时候,即将到来的那位皇帝叫朱佑樘(cheng,一声),和上述那些字面意思上特别能干的叔叔伯伯不同,这位皇帝可谓清新脱俗,其“后妃子女,只有一妻”,意思就是偌大的后宫,只有张氏一个人。

对一个权倾天下到枯燥且乏味的皇帝而言,这种情况,显然不太正常,且当时正值“弘治中兴”,虽宪宗时朝廷腐败,但比起难以抵抗的外敌,这显然算不了什么,还不至于让这么位皇帝彻底放弃身为统治者的固有权利。

关于这点,后世的历史学家提出了诸多可能,有的说孝宗本人深受儒家思想的熏陶,对于繁衍之事没有特别强烈的兴趣;有的说是朱佑樘年幼时深受妃子争宠的迫害,有切肤之痛;更有人说是张氏本人性格活泼,对朱佑樘有足够的吸引力……

不论如何,历史就是这样的东西,咆哮的英雄咆哮着埋入泥土,美丽的女孩带着她的泪水死于非命,时光掩盖一切悲欢离合,延续古今。

而我们要说的,就是这么一个连真假也难以辨明的故事。

公元1476年,年号成化。

据历史记载,朱佑樘的童年十分不幸,他的生母乃是一土司之女,职务是管理皇帝的私房钱,一次宪宗偶尔经过,见其美貌聪敏,便留宿了一夜……

常言道,有心插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这位纪姑娘显然就有柳枝的天赋,就这么一次,竟然就怀孕了。

所谓母凭子贵,在没有孩子前,皇帝可能不需要对她负责,但是,当她怀着那个可能是未来皇帝的孩子时……整个国家,都得为她负责。

然,当时宫内有一万姓贵妃,其“亦非有阴鸷之谋、干政夺嫡之事,徒以恃宠溺爱,遂滋谤讪”,这位贵妃就是属花的,这么多年,肚里一点动静都没有……她得知此事,当即命人将其堕掉,以免那孩子威胁自己的地位。

纪氏的人缘很好,派来的宫人不忍下手,回报万妃时,就谎称是肚内长了瘤子,而非怀孕,万贵妃仍不放心,下令将纪氏贬居冷宫;

朱佑樘,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出生的。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