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节(1 / 2)

王振暗暗估量着,如果单正拼命,也能在自己手下走上十招以上的……

这单正从绰号就可以看出来,绝对算得上是“急公好义”,当然,换个说法就是好管闲事。

今天的杏子林大会,对丐帮来说是家事,赵钱孙、智光大师是亲历者,谭公谭婆是知情人,只有他是来作见证的。

这种人也不能说他人品有问题,只是这古往今来,好管闲事的多半没什么好下场。

最终就因为看过一眼带头大哥的署名,而且聚贤庄大会时,又千里迢迢的去主持自己都没弄明白的公道,最终一家三十多口被杀个精光,可谓是千里送人头了……

另一面好巧不巧的,谭公谭婆、赵钱孙、智光大师也都到了,这些人在武林中都尤其不小,此时见了也都和丐帮长老们互相寒暄了几句。

谭公谭婆见乔峰浑身插着刀子,赶忙拿出灵药,可见此时这些人对乔峰也不都是恶意。

“乔帮主,你这练的是什么武功?怎么自己插了这么多刀子在身上?”谭婆问道。

乔峰本来还想估计下丐帮四老的颜面,但是王振却抢先开口:“乔帮主这刀子是为了朋友插的,至于插得值得不值得,还得日后再看!”

之后在徐长老的主持下,康敏说出了整理马大元遗物时,发现了前帮主汪剑通遗书的事情,也就是带头大哥给汪剑通的那封信,一段陈年旧事,就这么被翻开了。

王振仔细瞧了瞧这康敏,不知道是否是先入为主的原因,感觉这夫人眉宇间确实是媚态横生,难怪白世镜一大把年纪还把持不住!

不过此女蛇蝎心肠,乔峰一生悲剧可以说就是因她而起,原因居然仅仅是乔峰未受她勾引。

徐长老当众读了带头大哥写给汪剑通的信,揭露了乔峰的身世,原来其本是契丹人之后,当年带头大哥误听人言,以为乔峰的父亲要来中原偷取少林绝学的秘籍,约了十余名高手,在雁门关伏击了萧远山夫妇。

萧远山的武功是汉人教的,曾向师父发誓不杀汉人,不过当日哪里还顾得上这么多,一连将伏击他的高手击毙大半,之后见爱妻身死,自己也破誓杀人,顿觉了无生趣,留下石碑遗言之后跳崖自尽了。

但是稚子无辜,萧远山临死前将儿子抛上了悬崖,几名幸存者此时虽然尚不知杀错好人,不过他们之所以貌似赶来就是为了侠义二字,虽然没长脑子,但是良心还是长了些的,便将这婴儿带了回去。

之后翻译了石碑遗言,知道人家一家三口只是来探亲的,自己错杀了无辜,更是心中愧疚,将这婴儿交给少室山下一对姓乔的夫妇养育……

赵钱孙和智光大师都是当年参与围杀乔峰、不,萧峰之父萧远山的人,前者更是在当年雁门关一役中,被萧远山吓得落下了病根,疯疯癫癫了三十年,贱贱的样子让人恨不得踹上几脚才解气。

智光大师也在王振面前,第三次演示了“高僧都不好惹”的风范,趁萧峰不注意,直接把信尾署名撕下来吞了。

萧峰虽然英雄了得,但是从小被灌输了“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思想,一时间对这夷夏之防还无法释怀。

虽然人证、物证具在,自己也已经信了七八分,但是依旧本能的排斥自己契丹人的身份。

之后徐长老还拿出了汪剑通的亲笔遗书当众读了,虽然不知道乔峰是什么心情,但是王振已经在心里给他击鼓鸣冤了。

乔峰本来对汪剑通十分敬重,也以为汪剑通以前对自己的苛刻是为了磨练自己,但是想不到汪剑通竟是一开始就不想乔峰做帮主,只乔峰太过优秀,这才无奈委任。

更令人愤慨的是,汪剑通居然还留下遗言,说是乔峰若有亲辽叛宋的意向,全帮当全力绞杀,取其首级者有功无过。

这对一直视汪剑通如师的乔峰来说,无疑是沉重的打击。

不过丐帮的四大长老虽然是草包糊涂蛋,但是还不至于这么快就忘了刚才的代为受过之恩。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