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节(1 / 2)

刚刚之所以愣了一下,就是感受到王振的与众不同,有“骨气”的江湖客,贾似道也见过,不过那些人根本不会来见他贾似道,听了自己的名字都会“呸”一声,骂一句奸臣,见到了估计也是来刺杀自己的……

而为了功名利禄来见自己的江湖客,贾似道更是见得多了,可是更不会像王振这样,见了自己仅仅是简单的一拱手,一副平等的姿态和自己打招呼。

在这个人眼里,似乎自己既不是位高权重,可以与人一世富贵的朝中宰相,也不是误君误国的湖上平章,这种人贾似道还是第一次见,故而觉得好玩之下,还和王振开起了玩笑,也学做他的样子,打着江湖人的招呼。

第175章.175潜入

“湖上平章贾似道,见过王江湖。”贾似道说完自己也哈哈大笑起来。

然而就在此时,却忽然有三人急忙忙走了过来,其中一人小厮打扮,另两人却是亲卫模样。

那小厮一来便忌惮的看了王振等人一眼,之后对贾似道耳语起来,两名亲卫则是一脸戒备,不着声色的将王振等人隔开。

四人除了完颜萍,都是先天高手,虽不像专修的听力高手,有“飞花落叶、蚁走虫鸣”的境界,但是这十步之内的耳语,自然是瞒不过他们。

那小厮是来向贾似道汇报,说是看茶陵城守的公文,通缉几名杀害地方守军的蒙古奸细,这几人的画像,和王振等人很像!

王振稍一疑惑,就想起来此事,应该是李莫愁动手杀了几个兵痞的原因……真是麻烦,找知道将那城守也杀了了事!

同时也观察起贾似道的反应,只见其面色不改:“荒唐!王江湖等人是助守襄阳的义士,怎么可能会是什么蒙古奸细?定是李惠安昏聩办案,把公文回绝,那他自己去查清楚!……要是还有人想闹什么兵变这一招,休怪本相酷刑不厉!”

说完贾似道遣下了几名亲卫与小厮,继续与王振等人叙话。

分宾主落座之后,王振还主动提及此事,贾似道这才知道,刚才的话已经被人家听去了。

听了王振的解释,贾似道也只是叹息了一声,宋廷如今积弱,对地方守军毕竟鞭长难及,这种事情无可避免。

关于贾似道的名声的问题,王振也知道一些,无非是贾似道优渥士族而限制武官,想尽办法削弱武官之权不说,而且还一再借机制止武官置办地产。

大约是觉得,家里是土豪的武官,无法尽心守国吧。出发点或许是好的,但这方式太简单粗暴,致使各地武官对贾似道都有极大地怨气,加上其私生活确实奢靡,自然是绯闻不断。

元史中忽必烈曾经问过宋廷的降将,大体意思是问你们为什么都去污化贾似道,结果那些人便说了贾似道剥削、控制他们地产的事情,结果忽必烈笑道,如果真是如此,那还真是你们活该……

王振对这些不感兴趣,也不想深究什么,来寻贾似道,主要为了两件事情。

其一是关于襄阳的权力划分,王振可不想自己或是杨过,像是“曾经”的郭靖一样,一守十六年,却到最后也只是被默认的灰色存在,虽然城中百姓只知有郭大侠而不知有吕文焕,但是说到底,还是要受其节制。

其二则是与“大宋玉玺”有关,当然此事还急不得,王振并没有直说,只是言语试探。

贾似道对王振欲夺襄阳之权的想法,表示有些为难,也不可能直接将大权下放,只说是可以先正式委任杨过官职,徐图升迁。

这也已经是王振所能想到的最好结果,毕竟能守襄阳,吕文焕兄弟想必也是贾似道少有的军方心腹,虽然吕文焕最后还是降元了,但是这话如果现在王振说出来,只怕贾似道也不会信。

虽然以生死旋律操纵,会更加令人放心,但是这朝堂中事也江湖事毕竟不一样,让贾似道出于本意的答应下来才是最好,否则即便控制住了,如果他敷衍了事,以后觉得生而无望,没多久便会被其他政敌打压下去,起的作用不会太大,生死旋律只是最后的办法。

当然,如果有办法控制住皇帝的话,那便不同了。

不过贾似道仅仅是听出了王振似乎有“面圣”的意思,便话里话外的提醒到,说是宫中也有高手,尤其是皇上身边的“陈公公”,不知让多少江湖中人折戟沉砂了,警示王振最好不要打什么旁的心思。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