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似道总觉得自己亏了,忽必烈不死,想打回开封几乎不可能,反而劳民伤财,进一步削减国运,忽必烈死了,趁着大蒙古国群龙无首,打回开封简单些,但是之后武官势力必然扩张,说不定收复的北地就要冒出几个军阀来……那还有自己的好日子过?
可是不打的话,纵然在襄阳胜上一场,恐怕也确如王振所说,最多还能坚持十年,难道自己就甘心再享受十年?
看出了贾似道最后的犹豫,王振心中暗笑,决定祭出最大的王牌:“贾平章如果担心武官权力扩张,会对你不利的话,那不妨亲自统军?”
贾似道脸色更难看了,他哪里愿意干这种事?
“那还有个简单办法!不妨奏请皇帝,让找一名宦官领军,效法当年的童贯,贾平章总不担心那些阉人会拥军做大,甚至排挤贾平章吧?”
贾似道闻言这才面色微变,显然是有所意动……
而在当晚,王振又进了皇宫一次,联系上了陈公公,告诉他贾相很有可能会开始计划北伐,而且让一名太监统军,让他竭力争取!
第200章.200万事具备
金轮法王离开的三个月后,还年轻的蒙哥汗御驾亲征,想要借襄阳大捷,一举提升威望,既巩固自己的权势,催逼太后还政,二来也可以压制一下,自己那个不甘于人下的兄弟。
令他没有想到的是,自己的计划非常顺利,忽必烈半点也没有阻碍的意思,只是和他一同来到了襄阳前线。
不过蒙哥不在乎,他才是大蒙古国的皇帝,忽必烈只是南平王,即便两人同在,等到襄阳城破,也一定是自己的功劳更大、威望更隆!
为此蒙哥甚至不惜违背父辈之前制定的大战略,将攻打大理的势头缓了缓。
原本大蒙古国是将襄阳视作要最后啃的硬骨头的,不过现在蒙哥却急于求成,想要提前开启对襄阳的总攻。
而就在同一个月,宋国朝廷也让人跌破眼镜,竟是以五万京城禁军,加上各地抽调五万,汇成十万大军前往襄阳,名为援襄军。
加上襄阳原本的十五万军马,对于宋国来说已经是罕见的大手笔。
这也是贾似道专权的好处,否则要是北宋仁宗时候,朝堂上吵个一年半载,怕是也落不成此事。
不过贾似道还是“狗改不了吃屎”,不愿意给武官做大的机会,竟是奏请宦官总督援襄军事。
结果久居深宫的陈公公,竟然摆出一副忠君体国的样子,他本就是皇帝的宠宦,龙颜大悦之下,这位在深宫里呆了大半辈子的阉人,竟然统领一军,又令无数人破口大骂贾似道误国误君。
不过贾似道误国与否,王振并不关心,直到目前为止,一切都还在他预料之中。
陈公公的大军开拔之后,王振也随他一起回了襄阳。
杨过、郭靖与吕文通、吕文焕兄弟,在襄阳城迎接了援襄军,虽然一个太监领军他们多少有些不满,但是好歹来了援军还是好的。
只有郭靖一直板着张脸,一副“你没J。J,我不想和你说话”的样子,如果不是陈公公之前得了王振的指示,他非得在开战之前,先把这江湖莽汉弄死不可。
王振则是已经先一步回了灵鹫山庄,做着大战前的最后准备。
在王振上京之前,潇湘子、尹克西还有尼摩星三人,在被彻底废掉之前,已经将功法交了出来,不过却宁愿被关着,也不肯受王振的控制。
直到王振从京城回来,已经两个多月过去,王振的计划终于起到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