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节(2 / 2)

询问了杨逍,关于五行旗改组的事情,当知道短短一个月,五行旗就已经扩充到了各有万人,总坛、天鹰教加上彭和尚的那路义军,已经有十万兵马的时候,王振也不由得感叹,明教的民众基础之雄厚。

“杨左使,现在以应天府为中枢的各路义军,还是韩山童为首领吗?”王振问道。

“正要和教主禀报此时,韩山童日前在和元军的战斗中牺牲,现在各路义军奉其子韩林儿为首。”杨逍说道。

打着明教旗号红巾军,自己也分成了无数支,其中以东路红巾军势力最大,坐镇应天府,为红巾义军之首。

韩山童正是东路红巾军的统帅,朱元璋、常遇春、徐达等人,也是东路红巾军所属。

开始时韩山童还和总坛有些联系,但是后来总坛势微,这厮也自信心膨胀,自号“明王”,义军中事专裁独断,不再向总坛汇报。

一方面韩山童也有些能力,二来现在暴元无道、自寻死路,起兵是上合天意下应民心,三来又借了明教的民众基础,使得义军日益壮大。

而且现在各路义军,虽然并非都听他韩山童的调遣,但是东路红巾军义军之首的位置,却不曾动摇。

“小明王”韩林儿就不同了,年轻的韩林儿还是比较天真的,对明教的认可度也很高,甚至在原本的“因果线”中,还是张无忌的铁杆拥趸。

最后被朱元璋阴谋陷害杀死,成为了最苦逼的主角小弟。

“韩林儿继承了韩山童的位置?好,韩山童这么多年,为我明教反元大业操劳,现在出师未捷身先死,本座也应该有所探望,才能安抚人心!”王振忽然说道。

杨逍闻言先是一愣,之后又好似明白了什么:“教主,是否带上五行旗和总坛的兵马?”

“不必,你准备一番,带上些五行旗的精锐,人数不要太多,几百人足矣,你和我一同去趟应天府,为韩统领致哀。同时叫总坛的兵马,和其他各派的几支义军,做出点动静来……就打着为韩统领报仇的旗号!”

第263章.263义军

红巾军大本营应天府,虽然此时韩山童头七都已经过了,但是应天的红巾军,还是胳膊上系着一根白丝带,为“明王”韩山童戴孝。

然而此时的中军大帐,却并不安宁,年轻的韩林儿端居首座显得有些拘束,而下面的将领一个个已经吵嚷了起来。

东路红巾军的将领,此时也泾渭分明,一半是四五十岁的中壮年,这些都是当初和韩山童一起打拼的老人。

还有一些相对年轻些,年方二三十岁的年轻将领,也就是朱元璋、常遇春等人为首。是近几年功劳卓著,打拼上来不久的。

这些老将们当初和韩山童起事的时候,凭的都是一腔热血,一个个恨不能血荐轩辕,但是随着义军势力的壮大,却不可避免的热血渐消,开始出现了些别样的心思。

起于微末的时候舍得一身剐,现在义军有声有色了,反而开始专注于权势。对于有威胁的后辈,也极尽打压之势,韩林儿威信不足,更加助长了他们的气焰。

“少帅,明教总坛之人,听说近来也大肆招揽士卒,这次名为祭奠韩帅,暗中必然是包藏祸心!老臣请愿,领三千精骑,于半路截杀!既可以免于后患,又免得日后再被总坛所累,名不正、言不顺!”

“不错,李将军此言有理,不过下将还有一计,不妨将总坛来治丧的其他人杀了,将那新教主留下,掌握在手中。毕竟我军还打着明教的旗号,若是将他杀了,日后一旦泄露必是祸患,不如挟天子以令诸侯,还可以借其名钳制其他各路义军。”

“刘将军果然老成持重之言……”

……

相比之下,老将们明显对明教总坛抱有极大的戒心,不愿意总坛有机会压在他们头顶上的。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