蚩尤以性命为代价,打开了一个小世界的通道,兽族精锐的残部退居其中,自称为“魔”,困守于魔界,却依然念念不忘反攻天界,直到现在神魔两族仍时有交战。
不是王振阴谋论,实在是这种说法太“可疑”了……
三皇中神农最先消失,兽族居然这种时候,还不低调行事,反而悍然主动与人神开战?
不得不令王振怀疑,这恐怕是天界的阴谋,毕竟此战之后,魔族退守异界,而人族却推选神将轩辕为帝,最终天界神族成了最大得益者。
而且再之后,因为神族日益糜烂,人族最终爆发了起义,但是即便人族有数量优势,但是质量差距实在太大,即便有女娲在,依旧不是天界神族的对手。
最终一战下来,在天帝伏羲没有亲自出手的情况下,女娲与人族不胜而胜……
看似人族击败了神族,赢得了“自由”,但实际上天界几乎没有大的损失,伏羲也仅仅是“出于自责”,将伏羲剑留在人间,并且“自责”的关闭了天界大门,虽然使得神族不能轻易下界,但同时也造成了人族无法与本源之力沟通,而修炼越发困难!
反观人族看似胜了,但是人皇女娲重伤,没多久便身陨,只留下一脉单传的后裔,继续守护人间。
而且修炼成仙的人族精锐全灭,太古炼气士的修炼方法几近失传……
直到后来无数岁月,人族慢慢恢复了元气,修仙功法也重新渐渐完善起来。
就在这时,“装死”很久的神界又出现了,而且册封了当时的蜀山初代掌门太清真人神位,使其荣登天仙之境。
这也令无数凡间炼气士兴奋,他们从中看到了新路,一条“直通”仙人之境的路!
但是这真的是“成仙”吗?王振对此存疑,以仙剑世界的六界理论,人、鬼、妖、仙、神、魔。
其中“人”,称之为“凡”更为恰当,因为不只人族,当年兽族精锐退居魔界之后,凡兽也在人间繁衍,多是普通兽类,无神通、无灵智,凡兽机缘之下,若是激发体内深藏的神农灵瑞,则可以为妖,妖之极可成魔!
但是人仙神三者,可不是这种关系,凡兽、妖、魔都是当初神农造出的兽族,只不过精锐者为魔,完全退化者为凡兽,而人、仙和神却完全是两种概念啊……
人修炼为仙算是正常路线,但是“得神界敕封神位成天仙”这种说法,便令王振起疑了,那这“天仙”,究竟是神还是仙?
王振觉得应该是前者,毕竟是神界敕封,所谓“天仙”应该压根就是成为神族的一员了!
这样一来“太古大战”的前因后果也就说得通了,当时神族数量最少,但是个体实力最强毋庸置疑,但是人族能够与其交锋,靠的绝不可能是铜刀石斧……
恐怕当时的人族与现在凡人的区别,便好像是魔族与凡兽的区别。
“仙”者人在山旁,很可能当时人族就相当于现在的仙人,但是人神一战不但精锐尽陨,而且天界之门关闭,人族修炼受阻。
好不容易顽强的人族,又有了修炼成仙的法子,结果天界又来摘果子了,一道神界敕令下来,半仙还来不及成仙,直接就成了神族的一员。
本来没有繁衍手段的神族,也有了扩大族群的办法,那就是直接将人族精锐,引渡为神……
如果当时蚩尤没有发现魔界,并且将兽族的精锐送入其中,恐怕凡兽修炼到一定境界之后,也会是这个结果。
而没有成为“精英”的,自然会生老病死,死了之后直接到鬼界转一圈回炉重来……
三皇之争、三族之争,伏羲和神族却是不胜而胜,而且是大获全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