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节(2 / 2)

“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雷战也只剩下这句伟人的名言可以来形容自己的惊讶了。

是的,这可能是民族天赋技能,华夏被认为是一个封闭的国度,但是很多和华夏人有过交流的外国人,都惊讶地发现,这些华夏人完全不像青蛙。

他们知道阿三的种姓制度,并且能够一针见血地指出阿三的皿煮完全就是一个特色皿煮;

他们知道资本主义的优劣,并且将每一次欧洲爆发危机的原因都分析得清清楚楚;

他们还知道驴象之争,而且把米国大选内幕说得头头是道。

就连某些不在国内媒体上刊登的消息,网民们也知道,因为他们似乎与政府达成了某种默契。

我建墙,你翻墙,大家各自相安。

大概政府认为,有智商而且有能力翻墙的人,想必不会轻信那些不怀好意者以及傻缺的白痴言论。

“什么大神”陆云跑去和情报机构要了一下毛子的资料,回来就看到一帮特种兵正盯着屏幕看得津津有味,而且赞叹连连,他不由得好奇地问道。

“你去看看那篇文章评论就知道了。当然除了大神,小白也挺多的。”叶寸心头也不抬。

陆云立刻打开了电脑,说实话他也想看看,普通国民对毛子的看法。

如果毛子真与华夏冲突或者摩擦,这些看法将会对局势产生深远的影响。

“我第一次知道,毛子的议会是叫国家杜马。”这是映入眼帘的第一句话。

而且这个评论得到了极高的点赞,显然很多网民都惊讶了一下。

惊讶于自己对这个北方接壤邻国的无知。

“现在毛子有哪些政党”

“回复楼上,毛子有多少个政党,或者叫什么名字,都无所谓,因为毛子没有执政党。他们的总统是超党派的,全民选举投票产生,政府是总统直接任命的,政党只是在议会,也就是杜马里拥有否决权,但是这种否决权也没什么用,因为总统有权利解散杜马。”

这点,与陆云所得到的资料相同。

毛子的总统,也就是世界闻名的大帝,的确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大帝。

大帝在2000年的时候,接替临时辞职的毛子首任总统的职位,成为代总统并随后获得转正。然后他连任了两届总统,这是毛子宪法规定的总统最高连任任期。

需要注意的是,这个限制是指的连任。

大帝在2008年的时候,第二任总统到期,于是大帝耍了个花招,将他原本的总理梅杰夫送上了总统之位,并且转而担任了梅杰夫总统的总理。

之后梅杰夫在任期上推动毛子总统制度改革,将总统任期由四年延长到六年,但是不在他这一任总统上生效,而是他的下一任。

当然,他的下一任总统全世界都知道,还是大帝,而且按照宪法,大帝又可以连任两届,如果按照修改之前的任期时长计算,大帝完全是担任了五任总统。

总统大位,用有些儿戏的方法让来让去,可见毛子总统的权柄。当然,这也和大帝本身的手腕密切相关,也不枉他有一个“大帝”的美名。

大帝前不久毫无悬念地连任了,这一位着他本身将担任二十年的总统,包括中间四年的梅杰夫政府,也依然是大帝在话事,因此他统治这个巨大的国度一共有二十四年时间。

而与之相对的,是米国在位时间最长的总统,罗斯福,一共担任四任总统,在位十二年,并且死于任上,即使不死,也不过十六年。

为什么毛子杜马会允许一位统治期长达二十四年的563总统出现即使这位大帝再优秀,对一个标榜皿煮自由的国家来说,这都是无法接受的。

因为国家杜马,根本无力对一位总统做出有效的限制。

而大帝的魅力,也使得他绕过宪法的连任,获得了广泛的民意支持,就连在华夏也有无数他的拥趸。

“难道大帝会突然插我们一刀吗不可能的,他一直很喜欢华夏。”

这句评论同样获得了不少赞,显然叶寸心所说的小白人数着实不少。

很多人喜欢大帝,因为他已经被毛子媒体塑造成为了一个拯救世界的英雄,当然他本身的能力也当得起这样的赞誉,因为毛子的确在大帝的统治下,呈现出了一股子复兴的势头。

但是,大帝是毛子大帝,他的华夏崇拜者们有意无意地忽略了这关键的一点。

毛子大帝,自然是为毛子的利益服务的,他不会因为华夏小白的崇拜而顾及华夏的利益,反而更有可能利用这种崇拜,来为毛子争取利益。

当然,这只是猜测,或者说是华夏对他的一种防范。

而且,很明显,大帝也同样对华夏充满了戒心。

这是彼此的。。

第655章:没有选择!

第655章:没有选择! 大帝沉默了。

普通人只看到了他风光灿烂,言出法随的强硬一面,但是普通人看不到他的挣扎。

毛子领导层中,一直分为坚定的两派,一派是大帝所代表的鹰派,主张对欧美的封锁与压迫进行强力反击。

而另外一派,就是梅杰夫为代表的鸽派,他们希望与米国改善关系,双方用合作代替对抗。

他们并不傻,大帝知道的,他们都知道,和米国人合作对这个国家并没有什么好处,只有坏处。

他们都懂。

但是他们依然试图将罗斯国推向这个方向,这是最为让大帝痛恨的一点。

当然,大帝心目中的“罗斯”国,就是华夏口中的“俄o斯”,或者简称“俄国”。

但是实际上,毛子们从不认为自己和“俄”字有一毛钱的关系,无论是俄语发音里,还是英语发音里,他们的国家名字里都没有“俄”这个音,他们的国名用自己的语言说,近似“拉西亚”。

包括在华夏的皇朝时期,对他们的称呼也是“罗斯”或者更为接近他们读音本身的词,“罗刹”。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