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9节(2 / 2)

大秦养蛊人 明教天师 4228 字 2023-03-21

其中大部分官员虽然心思不正,但该有的能力他们还是有的。

如果随便调遣人手过去,可就是卖力不讨好了,说不定还会搞出很多乱子,这就涉及到能力的问题。

如今,大秦的将军不少,诸如蒙恬、王离等人,根本不必担心有外敌来犯

而且,再加上嬴子亦的恐怖军队,胆敢倾翻大秦的王国,就更少了,基本上一个都不存在。

· ···求鲜花····· ·······

武将多了,文官少了,这就在朝堂上呈现出不平衡的局势。

所以,文官必须要招纳的,至于如何招纳文官,这就是摆在嬴政面前的巨大问题。

“父皇,既然文官缺乏,那么,我们可以采取一种办法,让天下人,都可以入朝为官,筛选出其中有能力的人,作为官员,岂不是更好?”

嬴子亦心念一动,开口说道。

他想起了科举制度的办法,对天下的所有人展开科举制度,这样就能大大的招纳民间那些不为人知,埋没于人群之中的那些人才。

只要统一了考试的方式,就会有人为了考取官员,而努力的学习诸多书籍,然后再将这些人赋予官位,这就能有效的招纳出很多的官员。

... ........ .......

而且,招纳的官员全部都是人群里的精英。

“让天下人都有机会为官?”

嬴政双眼闪烁,露出几分赞赏的表情。

这样的办法,确实能够招纳众多的文官。

紧接着,嬴政还是有不少的疑惑,问道:“子亦,你再详细说明一下。”

“我们可以统一的制造出一批考试的方式,每一个人都学习相同的书籍,比如三书五经等等。然后,在每一个镇亦或者村,设立一个考场,由小地方开始将人才筛选出来,再将他们放到同一个地方进行比试。”

“村镇里出来的人,再放到城中比试,然后再到郡里比试。而郡里比试最优秀的那几个,就可以当朝为官,这就是筛选文官的办法。这么多郡,能够选出来的人才,想必已经能够解决如今大秦的局势了。”

嬴子亦带着几分认真,缓缓说道。

嬴政点了点头,但他看出了其中的很多毛病,道:“子亦,你说统一学习书卷,那么,你是否想过,这需要多少年的时间?除此之外,你说实施这样的考试制度,又要在村镇乃至城里,郡中设立考场,那又要多少时间?”

“总体而言,我承认,你的办法是可行的,但是,还无法在短时间内解决,如今大秦缺乏文官的事情。”。

第836章 重回离秀宫(第三更求订阅)

确实!

嬴政的话戳中了重点,如果无法在短时间内招纳文官,那么对大秦来说是非常不平衡的一个状态。

科举制度的提议,可以源源不断的招纳文官,但却无法解除燃眉之急。

所以,嬴子亦的这个提议,会被采取,但现在的话,还是无法将这个问题给解决掉,只能说是为了以后的大秦而着想。

“短时间内招纳文官。”

嬴子亦双眼闪烁,心里陷入了沉思中。

想要短时间内招纳文官,这还真的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特别是招纳的文官要有这个才能,如果没有这个才能的话,即使成为太守,那又能带来什么样的改变?岂非可有可无?

就连嬴政都六神无主了,揉了揉太阳“四六零”穴,道:“子亦,你的这个办法也很不错,需要记着,等过段时间,就立刻执行,统一招纳天下人之中的精英,让谁都有入朝为官的可能性,给予他们希望,又能收敛人才。”

“最主要的,还是因为很多人,都将为此而乐不疲倦的读书,大秦的整体水平素质,肯定都会提升一大截的。尽管很多人无法考取官员的位置,但读的书,那些知识,也肯定会有用上的地方。”

嬴政十分看好嬴子亦这个提议的前景,是非常优秀的。

如果整个大秦的人,每一个都能略懂一二书卷里的知识,那整个大秦,也将会无比的繁荣了。

整体的子民修养与知识程度,这就另类的展现了大秦的辉煌昌盛。

表现一个国家的力量,并非一定是指军队的力量,从每一个人的生活水平,这才是提现国家繁荣昌盛的重要因素。

而读书的人多了,自然人才也会更多,人们的脑袋开阔了之后,许多空前绝伦的想法,都会贸然出现在他们的脑海中。

到时候,大秦才是真正的辉煌,比起以往的时候,要更加辉煌!

以往的大秦,专注的是军队的栽培,现在,需要改变一下,军队上已经充分了,那么,就需要转变为加强文官的存在。

比如李斯等人,就是非常有头脑,若再多几个这样有头脑的臣子,嬴政也不会这般苦恼了,这些人中,总会有那么一个能够提出不同的意见。

“如今存在的诸子百家中,还有多少?”

嬴政双眼闪烁,不由得问道。

“难道,父皇你的意思是,从诸子百家的中,挑选里面的人才,入朝为官?”

嬴子亦带着一丝猜测,问道。

“是啊。”

嬴政点头,再次开口,“想要短暂的时间里完善大秦的文官制度,那么,就唯有找到那些现成的人才了。这才人才,也唯有从百家之中寻找,才能够找到。如若不然,依靠你所提出的制度,收敛人才的速度还是太慢了。”

“起码需要一年以上的时间才能看出效果,一年的时间若各郡没有太守的话,那可就乱套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