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立冬能屹立在京海这么多年,不仅仅是靠着黄老跟何黎明,他也有着自己的一套体系在。
想要靠一个指导组来扳倒他,安长林知道这是不可能的。
甚至安长林都能猜到,赵立冬一定在指导组来之前就已经把一切的可能,都消灭在了萌芽之中。
不提双方的立场和赵立冬的贪婪,在斗争这方面赵立冬可谓是占据了上风的。
可惜的是,他没把心思花在该花的地方。
不然的话调到省会的,就会是他而不是何黎明。
大院的会议上,大家讲的都是官话套话。
安长林也是一言不发,任由着副级老大发挥。
照例的讲话、照例的发言,照例的自我批评,然后就是指导组进驻,开始接手对李有田、李宏伟的审讯工作。
而指导组一行人在休息了一天安排好工作后,就马不停蹄的赶往了高速修筑现场。
高启强在这里热情的欢迎了他们,副级大佬看到了高启强很高兴。
“小高同志啊!你对之江做出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之江盛和现在已经被作为典型,被大电视台报道了!”
高启强听的这话,不由得一惊!
他可没想到居然还有这茬儿,询问的目光抛给了边上的程程。
程程无辜的眨了眨眼睛,意思是那天本来想说的,结果回来看到你就没忍住扑过去……忘了。
高启强无奈的回了她一个回头再收拾你的眼神,继续对着副级大佬笑着道:“不敢提贡献,都是大佬们英明指导!我只不过是做了一点微小的工作……”
对于高启强的这个态度,副级大佬很是满意。
热火朝天的工地上,建工集团的人马干的是汗流浃背。
“……工程预计可以在明年年初完工,在质量方面我们聘请了帝都专门的第三方质量验证团队和国际标准团队进行工程验收,以保证工程的质量绝对达标!”
程程跟在副级大佬的身边,恭敬的向他介绍着。
说话间程程心潮澎湃,一年前她还在苦窑里面蹲着,最大的愿望就是出来后能够重归建工集团。
然后做出一番自己的事业来,当时她最高的目标也就是做到京海的一哥。
可谁成想,面前的这个男人直接改变了她的一切。
他把自己从苦窑里面捞出来,给了自己证明自己的机会。
京海盛和,她的起点。
不过是数个月的时间,她已经昂首挺胸的站在副级大佬的面前侃侃而谈,手上的工程都是按亿算价。
身份地位与泰叔平起平坐,或者说她某些程度上已经超越了泰叔。
泰叔还得靠着自己的男人,才能走出京海、踏进省城。
· ·求鲜花·· ·········
但她的男人给她的更多!
GD资本和盛和集团已经签订了协议,足足十亿的款项一份不少的打到了她的账上。
之江盛和的招商完毕后,程程将会亲自担任院长、招聘相关的讲师,甚至外请一些商业研究人员前来,给盛和集团的储备干部们讲课。
由于高启强最初对盛和的定位,所以盛和第一批的储备干部几乎都已经能独当一面了。
但进修不能停下来,要不断的吸收新知识、不断的从各个门店总结经验,最终形成新的销售模式,再分享到各个门店中去。
程程的做法则是直接成立盛和系自己的商业教育培训体系,目前来说只接受盛和内部的储备干部及门店负责人进修。
...... . ...
一旦相关人员培训好了,那么他们就会逐步的把之江全省所有的市县都开发起来。
为此,高启强订下了几条死规矩:
第一、所有的门店必须是买下来的,不租赁、不承包。必须是要产权在盛和手里的。
这样将会避免通货膨胀之下,铺租租金上升而导致成本增加的问题,也会避免房租纠纷。
最大限度上节约成本。
第二、门店所有的装修、培训、服务、售后……必须统一,所有的人员必须培训合格,才能上岗。
客服投诉的体系必须到位,维修保障必须到位。
奖惩机制必须严格执行。
第三、必须保持盛和系的根本用工模式,那就是军、警、烈属必然是当地第一批的员工。
最大限度上优先照顾,切实提高他们的收入。
第四、盛和的根本模式不允许改变,利润最大分红要给底层员工,当地管理层的分红也要占大头。
保证他们可以在盛和的发展中获得最大的利益,每一个盛和分店在利润达标后,就要开始“安居”工程。
给盛和的员工们造福利房,帮他们担保贷款至少让他们能在成立安家……
“你们盛和集团的气象,不一般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