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节(2 / 2)

却见省会大佬笑了笑,高启强立马就明白了他的意思。

这是要把省会派和京海派彻底合流,双方只有出现共同利益的情况下,才会合流到一起。

作为京海派“太子”的孟德海去了,那么作为省会派代表的大佬也去。

这就是给了双方合作互助的机会,省会派现在在帝都是完全没人,这也是他们这么多年都斗不倒黄老的根本原因。

所以他们迫切的需要有一位能够在帝都站得住脚的人,但只有一个人的话,实际上作用不大。

若是跟京海派合流了,那意义就不一样了。

尽管这相对的来说是回归到了旧之江派的时代,可这对于双方来说,都是最好的结果。

如果继续内耗,省会派未必能耗的过京海派。

因为作为京海派的短板,赵立冬等人已经被他们主动拔除了。

留下的主力都是孟德海、安长林这样的硬茬儿,后起之秀的李响等人,也到其他市去挂职了。

一旦安欣、李响这一批人起来,京海派的声势可想而知。

不如趁着现在省会派还有筹码的时候,双方进行一次合流,这样可以借助互相的力量,维持住派系的资源。

派系要发展就要不断的引入新血,尤其是优秀的新血。

举国上下优秀人才最聚集地地方是哪儿?!

毫无疑问的是帝都啊!

只要有自家的大佬在帝都站稳了脚跟,那就能自行筛选人才填充进来,再放到派系的大本营进行培养、增加成绩。

再逐步的往上迁徙,唯有这样才能保证派系的长盛不衰。

而这种合流之后,之江再也没有什么省会派、京海派了。

留下的只有之江派,之江派也会形成新的派系和山头,上面的大佬们想动自家大佬,也得考虑下面派系的反应。

“..您要去的话,大概会在什么时候?!”

省会大佬沉吟了会儿,道:“应该会在(诺诺的)明年中旬左右。”

“那……黄老呢?!”

黄老在边上听着,不由得笑骂道:“臭小子可算是想起我这老头子来了?!”

“哈哈哈……孩子也是关心你嘛!再说了,你暂时也不会离开之江,至少还得再往上提一下。”

省会大佬笑着对黄老道:“不出意外,我调走了你就会是之江的一把手了。”

“一把手……”

黄老自嘲的笑了笑:“我这老头子都混到这份年纪了,么想到临了了,还能上个一把手变。”

“老黄啊!不要妄自菲薄。”

省会大佬微笑的看着黄老,道:“京海上去的那位,可是很惦记着京海的发展。”

“这一两年的时间,如果盛和发展起来的话,你未必就不会有机会进入帝都!”.

第二百二十一章 为任一地,造福一方

黄老哈哈一笑:“算啦!看你这忧心忡忡的样子,进了帝都怕是会更累呐!”

“得之我幸,无则我命。强求无益,妄求生害。”

看着省会大佬,黄老叹了口气:“若是早十年前,我或许还会想着怎么进步、怎么到帝都。”

“现在啊!我只想着为任一地,造福一方。”

说话间,黄老的眼神迷离了起来:“有时候想想,我在京海留下了什么?!”

“或许还没有德海留下的多,他心里真装着的……是京海的群众,我啊!……”

省会大佬听的这话,亦是沉默了。

他们这一批人当年进来的时候,何尝不是一腔热血想要做一些事情。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热血就渐渐的凉了下来,他们会悲哀的发现真正想要做出一些事情的人太少了。

何黎明似的得过且过,占点儿小便宜但警告一下会收敛点儿的,是大多数。

赵立冬那种走极端的是少数,但比赵立冬他们更少数的,则是孟德海、安长林这样真的想做出一些事情的人。

久而久之下来,何黎明、龚开疆这样的人,就成为了主流。

而赵立冬这样的则是越发势大,反而是孟德海、安长林举990步维艰。

甚至如果没有黄老这层关系,孟德海、安长林甚至可能都不在岗位上,甚至不在人间了。

都说《狂飙》里面,如果不是有孟德海和安长林,安欣怕下场只能变成谭思言、李响,和陆寒。

然而真实情况是,如果没有黄老甚至连孟德海、安长林都不会出现。

“为任一地,造福一方!我也曾这么想过,结果这些年走着走着,好像就发现自己不斗一下什么都做不了了。”

省会大佬苦笑着叹气道:“我记得我去的第一个县挂职,当时一腔热血,却总被那时当地的老一把手阻止。”

“那时候年轻啊!总觉着老一把手老糊涂了,明明就是利民的好事,怎么就不能做了么?!结果后来,现实教育了我。”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