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秦昭襄王年幼,宣太后可代为处理朝政。”
“而如今荣禄生母丽妃娘娘,亦可帮荣禄公子处理政务。”
叶轩掷地有声的说着帖。
当年秦昭襄王十九岁继位,因其当质子多年,不熟悉秦国朝政。
为此,其母宣太后主政。
而宣太后的异父弟魏冉辅政,把控朝堂。
大秦太后垂帘听政,辅助政务,这是有先例的。
................
第一百五十三章 叶轩:我愿拥立荣禄为新帝!你们谁赞成?谁反对?
秦始皇棺木前。
叶轩面无表情。
视线游梭朝堂百官身上。
朝堂百官哑然。
秦国确实有过代政先例。
但是宣太后和秦昭襄王的例子有些特殊。
宣太后异父弟魏冉帮助宣太后平定王室内部夺权之乱。
诛杀欲夺权以及与秦昭襄王不和的王后和皇子。
将秦武王后驱逐出国。
而后把控朝政。
拥立秦昭襄王这个原本身处燕国的质子为帝。
这个例子中,宣太后和其弟魏冉拥有权势,所以才能推举秦昭襄王上位,并把持朝政。
但玉漱只是个无权无势的小国公主出身。
不像宣太后还有个弟弟魏冉帮助。
没后台啊!
还没实权。
谁会信服?
不过因为叶轩一副要遵循秦始皇遗诏,让荣禄为帝的模样。
让一部分的朝堂百官不敢再反驳。
而且秦始皇的遗诏没有猫腻。
那中立的一部分官员也倾向于遵循秦始皇遗诏。
大部分人都已顺从。
然而,还有小部分官员不甘心让荣禄这个默默无闻的皇子为帝。
蒙恬一派的官员站了出来。
“是否拥立荣禄公子为帝,此事还有待商榷。”
“目前还有公子在外,未归咸阳,需等所有公子回归再议。”
“册立新君人选913如此大事,定然需要等扶苏公子回来再议。”
这些拥立扶苏的官员,原本说话还扭扭捏捏隐隐藏藏的。
渐渐地,他们说开了。
他们就是想拥立扶苏。
蒙恬拥护扶苏。
蒙恬拥军三十多万。
何愁不能拥立扶苏为新君?
他们算盘打得啪啪响。
在场的所有人一眼就能看穿他们的心思。
这群人就是想拖延时间。
新君一日未立。
那么扶苏就有机会上位。
等到扶苏返回咸阳,他们有三十万士兵,何愁不能让扶苏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