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青你也不用伤心,父亲大人是不会轻易杀了这样的大妖怪的,肯定会降服她,成为父亲大人的故事。”
“以前也不是没有这样不服气的妖怪,还不都是被我们扫平了?百物语也就是稍微棘手点,应该是有上百个大妖怪的群体。 ”
“这股力量报团如果能够汇聚一起,那的确厉害 ……不过,哪个神灵会愿意放纵他们汇合呢?”
“分散在全东瀛各地,似乎是不断散播百物语的故事?这样找起来是麻烦了点,但没有关系,物语也是故事,故事是父亲大人的领域。”
“只要他们还在活动,还在散播故事,那么我们迟早会找出他们,击败他们 。”
“父亲大人是所有故事的主宰,绝不能允许百物语这种故事独立其外!”
人偶少女的声音里充满了强烈的自信与希望。
这些时日以来,四枫院悠的权柄还在不断深入怪谈领域之中。
最直观的表现,就是故事的国度不断扩张,大量强大的故事在其中得以成长。
“我们一定会帮助父亲大人扫平这些障碍!”
第一百九十五章神居
东京,港区外围。
坐落在高楼大厦之间,神社正对着一条幽静的街道,横穿居民区。
道旁有两排高大的行道树,郁郁葱葱。
神社占地面积不是很广,前面只有简单的木质鸟居,三两层台阶以及象征性的参道。
鸟居之后,是几间连在一起的小殿。
其中横向的拜殿称为“平入拜殿”,是最常见的样式。
此时来来往往的居民,经过这里,都会前往参拜。
身着便服的主妇带着孩子,或是穿着正装的男人,依次有序地来到钱箱前,投入5円硬币。
5円的硬币在东瀛语之中,发音与“缘”相同,因此受到青睐。
投钱后,再摇摇钱箱上方的大绳子,系在绳子上的铃铛顿时发出当啷当啷的响声。
三三两两的人群祭拜,铃声不时响起。
在那之后 ,看见的便是“二鞠躬二拍手一鞠躬”之礼,在拍手后默默许下愿望。
古朴的神社,有些历史的沉淀感,在两棵大树的树荫掩映下,阳光照下斑驳参差的光点,整体气息显得幽深而神秘。
整个东瀛正规神社据说有八万五,野社小社据说有一万五……但是由于过去未曾具体统计 ,因此实际数目有待商榷。
单单说东京都城市圈范围之内,就有许多这样的小社。
其庇护范围仅仅局限于居民区附近 ,最多再算上一两条街道。
考虑到东京区人口密度,其信众也不能算少了。
因为东京都过于广阔,据说占据了整个东瀛三分之一的人口,如此只多的人口,都跑去大神社参拜也不大实际。
上下班通勤也是需要时间的,就近参拜神社才是上上之选。
因此这类小社才有生存之机。
尽管其毫不起眼,甚至于登记宗教法人之后,就可以兴建。
其中供奉的大多是无名小神,有时也有一些出名的妖怪,不过通常信仰不多。
在这个世界,信奉神灵是非常严肃的事情,不仅仅是信仰,更在于金钱——每月的收入可是要定期打款到神社账目上,才能算上合格的信徒,得到神灵的庇护。
在有选择的情况下,大多数人都会选择信仰强大的神灵,而非相对弱小的野神、妖怪神。
力量越强大的神灵,能够庇护的范围就越广,能够庇护的信徒数目越大。
力量微弱的妖怪,可能最多就庇护一两户人家。
所以信奉妖怪的话,是很难保证自己的安全的。
幕府曾经出台过《神社寺庙管理条例》,派遣专业人士定期对境内这类小社进行勘察,以确定其供奉的神主,的确有赐福与庇护的能力。
根据神灵力量高低,其允许拥有的神社位格也不同。
对神力强大,足以庇护更多信徒的神灵,予以增加分社、扩建神社。
对力量弱小缺拥有神社的,拆除分社或者取缔信仰。
具体要求就是,野社、小社允许存在的最低限度,是能庇护一町。
2018年最新条例,其中明确庇护一町的正式标准 ——使得至少八百三十三位信徒身上具备最基础的庇护灵光痕迹。
信徒都是登记造册的,神的力量强弱也是可以分辨的,因此大量野蛮生长的野社遭到取缔,大浪淘沙之后 能剩下神社 ,都必然要至少能庇护一村的野神入驻其中。
淘汰了大量滥竽充数者,也让许多小社获得了更多信徒。
这处小社就是如此,据说供奉一位仁慈的女神,叫做百夜姬。
这条街道的居民相信,这位女神会在夜中提着古老的行灯,巡视着这附近的居民区,驱逐邪祟 ,庇护安宁。
在附近颇为灵验,曾经不止有一次显现过神迹,几十年来保护了这里的安定。
神社之中的大树上,挂着数以百计的特制绘马,远远看去,清一色的青色剪影。
本殿的地下,存在着无人可知的幽暗空间,不算大,约三四百平方米。
大约是建设时就在地下挖出,特意预留在此。
这处空间幽暗无光,没有窗户也没有天窗,唯一的光源是矗立在方台之上的神像。
神像高约两米,供奉在神龛之中,神龛放在由黄布铺着的方台上。
背后是一面雪白的墙壁,墙壁上却有许许多多的纹路,看着似乎都是些符咒。
幽暗的光,自神像身上发出, 照亮这处空间。
神像穿着青衣 ,身材曼妙,眼神清冷,五官端正,看得出是个美丽女神,发梢有着华贵的金色发饰,而手里提着普通的灯笼。
整体来看,有一种宁静安详的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