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节(1 / 2)

我,怪谈之主 4360 字 2023-03-21

“在地狱深处,罪人将永久受罚,不得解脱。”

那位身穿华贵黑色菊花纹长襦绊,有着绝美容颜的女神,其背后代表的,是一处地狱。

是真实运行,自成规则,会不断狩猎“怨恨”的地狱。

外行人只看到她的美丽,懂行者却知晓敬畏。

“神才是这个世界的真正主宰,而不是人。”

“神千年不朽,但是幕府不是,人更不是。”

神道厅的人亲自来拜访警视厅,严肃训诫了一番。

幕府对内部展开了整顿 ,在将军的授意下,对此类有渎神者行为的人,一律予以严肃警告、甚至开除。

三日后,百夜姬神社。

幽静的树荫,神社偏殿的一角房间里 。

穿着一身透气的轻薄浴衣,青行灯肩后披散着如墨长发,犹自带着沐浴后的滋润气息,整个人显得慵懒,仰躺在榻榻米上。

神社里面只有一个简单的小电视,播放着一些无聊的新闻。

她的手边还有着些报纸,这时漫不经心地翻阅着,忽然眼神一顿,从报刊里面抽出一份,似乎是今天早上送来的。

《工作压力太大,辣手警视患上路狂躁症》

《警惕,新型狂躁症病毒正在蔓延,幕府拟对东瀛都市圈内进行潜在狂躁症普查》。

青行灯清冷的俏丽容颜上,勾出一抹淡淡的笑容。

她抚摸着已经剪短一些,如今只堪堪盖过臀部的青丝,那双浅色的眼眸中盈盈有水光,直直地看着房间空处的某个方向。

“撒,这只是百物语的序幕。”

“号称东瀛一切怪谈物语的主宰,请静候来自妾身的问候吧。”

另一处。

坐在阳光洒满的温暖花园下,望月陶一郎喝着茶,忽然看到雪白的桌布上盛放着的今日报刊标题。

眼神一凝,他拿起这份《朝日新闻,认真地读了几分钟。

东瀛人有喜欢看报纸的习惯。

对于其它国家的消费者来说,报纸已经渐渐消失在了互联网媒体的浪潮之中了。

打开新闻门户网站,各类政经娱乐体育消息都已经按照个人喜好罗列出来,图文并茂还有视频报道。

由于近年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冲击,全球报纸行业都进入了不可逆转的衰退期。

然而,东瀛的报纸销量依然坚挺,在时代的浪潮之中逆势而行。

这其中许多复杂因素。

东瀛的纸媒的历史都很长,而且基本上都是一脉相承,中途很少有改变。

《每日新闻》是东瀛历史最悠久的报纸,它创办于1872年,距今已经有146年的历史。

世界上发行量最高的《读卖新闻》是东瀛历史第二悠久的报纸,它比每日新闻晚了2年创办。

除了每日新闻和读卖新闻两大报业集团之外,东瀛还有四大报业集团,分别是:朝日新闻、东瀛经济新闻、东京新闻和产经新闻。

东瀛报纸行业兴盛的原因在于东瀛国民相信媒体报道的公正性与中立,他们认为报纸报道的东西具备很高真实性。

这与报业集团非国营有关

东瀛六大报业集团都是民营的,政府没有参股,也无法管控这些媒体。

也就是说,这些报业集团是没有上级管理单位,最大的管理机构,就是报社自己的经营委员会。

因此,这些媒体能够保持自己的独立性——相对来说,更加客观公正

绝对的客观公正,是不存在的,除非是凌驾于宇宙之上的造物主。

就媒体而言,其公信力在全球来说都是值得称赞的。

此外,面向大众的内容也是报纸吸引订户的诀窍。

以《读卖新闻》为例,它从1886年就开始连载小说,东瀛每一个历史时期最著名作家的小说都曾经被《读卖新闻》连载过。

像川端康成、芥川龙之介、三岛由纪夫等。

人气推理作家东野圭吾也曾在《每日新闻》上连载小说《信》。

正因为如此,东瀛国民中产生了一大批报纸的追随者,自己的思想比较倾向于保守和民粹主义的读者,一辈子就只订阅《读卖新闻》。

喜欢文化与旅游资讯的读者,就喜欢订阅《每日新闻》。

公司白领与企业经营者,就喜欢读《东瀛经济新闻》。

这叫“青菜萝卜,各有所爱”。

《朝日新闻》是综合性报纸,发行量居于第二位,很多文学作品在该报刊载,与朝日电视台是关联企业。

望月陶一郎甚至持有它的少量股份,虽然非常少……

消息灵通的他,自事发之后就已经了解过一些。

不过在浏览过今日份报纸之后,还是心生戚戚。

沉默了一阵之后,他放下报纸 捏了捏太阳穴,略显疲惫,看着精致的花园。

此时正有白红两色的花,静静地开着。

修剪整齐的绿色灌木丛外,木质栅栏后,有着浓密的树林,环绕这处别墅,有效地阻挡了外面的视野,保障了豪宅主人的隐私。

“和也这个孩子,还是太年轻了啊!”

看着熟悉的人,尤其是几乎是看着长大的人,最终还是走上了绝路。

此时的望月陶一郎,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我劝过他许多次 ,始终是听不进,终于 闯下了大祸 。”

或许是年迈的缘故吧,年轻时候的雄心壮志早已冷却了。

大义,家国,理想,牺牲,如同沸腾的热血,如朝日般蒸蒸日上的奋斗……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